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123 Street Avenue, City Town, 99999

(123) 555-6789

email@address.com

 

You can set your address, phone number, email and site description in the settings tab.
Link to read me page with more information.

article/mandarin

Filtering by Category: Food

[飲食] Dinner by Heston Blumenthal - 印象的重要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吃美食,有時候圖的不只是當下的美味,而是對這間餐廳、廚師以及菜餚的記憶,或是更模糊點 - 印象。記得很多年前,有一個機會到了Boston與朋友去試了Boston 最有名的女主廚Barbara Lynch的No.9 Park,No.9 Park在那個時候應該是算波士頓的旗艦型餐廳。可是,幾年後過去了,除了記得當初我們盛裝打扮,也付了不少錢,但至今看著照片,卻對那一餐的食物一點印象也沒有,有點可惜。

而應該是風格的關係,Heston Blumenthal就是一個會讓人印象深刻的廚師。有時候轉到TLC旅遊生活頻道的時候,可能會看到一個” 魔法大廚赫斯頓 “的節目,節目中Heston本人用他所擅長的科學與食材的結合,還有那顆不變的赤子之心,玩各式各樣的把戲 - 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把他的招牌液態氮冰淇淋做成超巨大版的冰淇淋。除了是Celebrity Chef之外,他最為人知的餐廳就是大名鼎鼎的Fat Duck - 這間在郊區的三星的分子料理(Molecular Gastronomy)餐廳。

而這次拜訪倫敦時運氣沒有這麼好,沒辦法嚐Fat Duck,但我們訂了位於海德公園旁的Dinner By Heston Blumenthal。 這家位於東方文華二樓的餐廳,內部有全透明的廚房,而對外則是挑望海德公園。食物方面,其實很早就決定前菜,椅子剛坐熱便點了招牌Meat Fruit - 這道靈感源自於西元1500的古英國菜。 外表如其名fruit,就像一個橘子,擺盤旁放了兩片烤過的麵包。而切開之後,便可發先其實這是偽裝成一顆橘子的鴨肝mousses - 配上烤好的麵包剛好是一道很棒的開胃菜。而我們也點了另一道前菜是Roast Marrowbone - 蝸牛為主體搭配醃漬過的蔬菜以及鯷魚。

主菜部分,點了Heston 其中一樣招牌菜 - Spiced Pigeon 鴿肉,在Sous Vide慢煮過兩小時後配上Ale Sauce以及朝鮮薊,很值得一嚐。而也點了Hereford Ribeye,這道菜的對我們而言,重點不是牛排,而是side dish的薯條 - Triple Cooked Chips。之所以這道薯條特別的原因,是因為其經過三道步驟- 經過Sous Vide 的低溫烹煮再加上兩次不同溫度的油炸以及中間的冷凍步驟 - 處理後的薯條,雖然屬於較粗的形狀,吃下去那種外皮crispy的口感就像chipsㄧ樣! 但內部吃起來卻是非常很鬆,絕對不能錯過!(在大安路上的Hotel Proverb 的East End聽說也是這樣處理薯條)

最後,甜點我們點了用液態氮現做的冰淇淋(單純覺得好玩而點),配上乾玫瑰的topping,完全沒有卡士達醬的膩而是很清爽。除此之外,另ㄧ道甜點是Sambocade - 羊奶起司(goat cheese)蛋糕配著糖化過的堅果跟無花果。如果你跟我一樣是goat cheese的愛好者,那你ㄧ定很愛! 這樣的一餐,如果你是中午去吃,其實並不用花很多錢就可以有個不錯的二星體驗 - 就像我們所說,不僅吃到新奇的菜餚,其美味將會帶給你滿滿的印象!

知名巴黎美食評論網站Paris by Mouth 在一篇文章中提到 - 許多寫高級餐廳食評的人,要嘛是財力雄厚,或是可以被招待,因此往往可以好幾訪後來評論一間餐廳。而像我們這樣的平常人家,很希望大老遠到某個城市,享受了一餐美味的料理後,帶走的除了脂肪之外,還有腦海中不會隨時間的經過而被淡忘掉的印象。有機會的話,也跟我們分享您最有印象的用餐經驗吧!

Dinner By Heston Blumenthal http://www.dinnerbyheston.com 

Mandarin Oriental Hyde Park, 66 London Knightsbrid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後記,其實Barbara Lynch 也有許多讓人記憶深刻的餐廳,如Butcher Shop : 像肉鋪般的店面,在當時不僅覺得很新潮,甚至讓人會有不用大老遠去Meakpacking也可以這麼酷的想法,有機會去Boston 可以去看看!


 

[飲食] 飲酒 、品酒 (一)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你會不會有這樣的困擾 : 常常找不到地方喝酒。在這個城市裡,有一段時間,找到一個適合的喝酒地方不是這麼簡單。隨著年紀的漸長,喝酒所代表的意義慢慢從單純地解悶與玩樂,多了一種品嚐或是享受的心態。年輕的時候,喝酒往往有幾種最常去的場合 - 週末夜晚在夜店裡面與朋友喝著不同種的hard liquor、晚餐時間在熱炒店裡喝著一手手的啤酒或是有時三五好友在個小小的bar 喝著調酒聊天。但漸漸地,許多人像我們一樣開始墜入了葡萄酒的世界,從此往往最常在生活中出現的酒,變成了紅酒白酒以及氣泡酒。

不過,台北以前並不是個對葡萄酒友善的城市,尤其是對像我們一般的市井小民。大多數的時候,一般人可能都選擇邀請三五好友來家裡,開個一兩瓶酒來享用。而在外面呢,大部分就是選擇在餐廳吃飯時。在餐廳喝酒也有些麻煩,大部分的餐廳酒單打開,往往都是零售價的兩倍以上,以勃根地來說,大多數的餐廳,可能要花個台幣兩千以上才能喝到一瓶regional 等級的勃根地。而自帶酒呢?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大部分的餐廳開瓶費都是以瓶計算且大部份餐廳大概就是500~1000以上的開瓶費,其實也不便宜。

不過,這幾年開始,台北有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讓喝葡萄酒這件事變得容易。很多的紅酒餐廳或是紅酒專賣店,開始以零售的價格,或是合理的開瓶價格,提供給酒友們一個喝酒的地方。以餐廳來說,像我們之前提的Roots creative與信義路上的談話頭,都是開瓶費十分friendly的餐廳。

而主打葡萄酒的地方則是更好 - 這些地方,提供著較貼近零售的價格,讓客人可以有個好地方飲用葡萄酒。而且,單杯的選擇也比一般的餐廳更多,讓人沒有太大的壓力。許多這樣的環境,更可以在付一定低消的情況下,讓人自帶一些特別的酒一起享用。某一次參加一個聚會就在位於民生東路上的Wine-Derful旺得福葡萄酒餐廳,當天在前輩的提供下,我們試飲了幾款2005年的勃根地。除了當天這幾瓶來自超級年份的勃艮地的紅白酒外,餐廳裡的氣氛以及服務人員的專業程度,更讓大家享受在充滿黑皮諾的氣氛中(心得我們下次再說)。

而最近我們也很愛另一個位於東區鈞太。除了本身就是一個葡萄酒的專賣店之外,在仁愛路旁的一個地下室,寬廣的空間以及豐富的酒藏很適合在週末晚餐後,在這邊開一兩瓶酒,點份起司盤悠哉的與朋友們談天,少夜店般的吵雜感卻讓人清鬆許多。當這樣的地方越來越多,相信不久的將來台北將是一個十分葡萄酒友善的都市了!


 

[飲食] 咖啡店 - 整個城市為之瘋狂的Spot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咖啡店 cafe - 算是台北最流行的店家吧!早些年時,許多當紅的咖啡店大多座落在幾個特定的區域 - 永康商圈、台大師大一帶、中山站、忠孝復興商圈以及民生社區。或許不能說是小確幸,但不知曾幾何時,上咖啡館好像就變成一定比例的台北人最愛做的休閒。或許也不是愛,而是在這個工作佔掉大多生活時間的年代中,下班後時間或是週末,許多人只有選擇在一間喜愛的咖啡店加班,讓看似無趣且無奈的舉動中帶點休閒的意味。(就像現在我們也在一間小咖啡館寫這篇文章)

於是,或許是店租考量,或是大家發現整個城市的人都很愛咖啡館。我們在許多不經意的地方找到了新的基地。好比,新生北路市民大道的單向道上,以往好像只有下新生高架的車子會經過這邊往八德路方向前進,但自從Kiosk這家簡單卻吸引人的咖啡店開了之後,附近停車場的車主除了去光華商場外,不外乎就是來著享受個午後時光。

Kiosk或許不是家便宜的咖啡店,但試想一下: 一個睡到接近中午的週日早上,與你的伴侶帶本書,平行地坐在Kiosk靠近窗邊的位子,點杯Yirgachefe (日曬的最好),再配上清爽的沙拉與淋上橄欖油的烤麵包或是一份蘑菇起司三明治 - 完全洗淨前天party到深夜的疲憊,也剛好為新的一週有個最好的開始。噢,如果剛好一懷念一點巴黎味,那不如來杯Kusmi的安納塔西亞吧!

而同樣是享受些許的陽光,信義路上的Savour cafe或許也是個好選擇。狹長的空間,卻由於長邊的一片片落地窗的設計,讓人不會感到擁擠。先不說網路上人氣滿分的店主,週末的下午,倚靠在水泥柱的位子上,享受從樹葉縫隙中竄出的陽光,點杯平實的冰美式以及一塊充滿鳳梨/核桃/香蕉的蜂鳥蛋糕(Humming Bird Cake)。 在這待個一兩個小時,不管是好好享受人生的片刻,或是單純完成手邊的工作,相信都是一段美好的短暫時光。別忘了,離開後順便走到信維市場口的燕子熱炒點蚵仔蛋配上碗白飯,當作美好的週末ending。

當然,台北市好的咖啡店不勝枚舉,有時也愛在新生高架下的Paper Street,坐在窗邊看著來往光華商場的人們,想起二十年前那第一台自己組裝的電腦。雖然時光飛逝,但不變的是這個城市的人,在世代交替的同時,還是熱愛上咖啡館,享受那杯純粹黑色的神祕飲料!


 

[飲食] 路邊的那一攤 - 簡單且最直接的美味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什麼樣的食物讓你印象最深?什麼樣的食物最能帶給我們慰藉?或許往往不是珍貴的食材或精緻的餐點。回想一下,若今天讓你造訪一座你喜愛的城市,下飛機後第一樣你想吃的東西,往往不會是哪一家星級餐廳,而是某個轉角的小店或是某個街口的路邊攤 。

舉個例說 - 若某天有機會重回曼哈頓,第一件事就是去6th Ave與53th St.買盒chicken over rice。如果是東京,或許是到築地市場買個大定玉子燒或是某個車站旁邊的拉麵店先吃一碗。如果是伊斯坦堡,那可能是新城區海邊那攤的魚三明治。如果是巴黎,那也不會錯過路邊的烤雞攤順便來點淋滿雞油的馬鈴薯。而台南的話,那不可錯過的就是某攤香腸熟肉,切份蟹圓、魚皮、香腸、豬肺及魚卵,最好再配上一碗米糕 。

而我們花最多時間的台北,這樣的店其實也不少,尤其是對於我們在這工作生活的人 - 時不時地就需要這樣的味道來提醒我們生活的簡單美好。有時下班在回家的途中,會先撥通電話到位於延三夜市的阿美古早味,帶份煙燻雞肉、鯊魚煙以及一條馬頭魚,再來碗雞油飯。或是在城市的另外一邊,南京東路巷內的東引小吃,滿滿一攤滷味選擇配上一碗牛油拌麵,都讓人很滿足!往南走一點。通化夜市的老店頭台南意麵,一碗台南意麵配上一盤嘴邊肉,剛剛好。如果你住北區,那中山北路七段的劉媽媽你更不會陌生,三合一以及兩碟小菜,不知滿足多少天母人的胃。

這樣的小吃是最平常不過的食物,或許不是發源於這個城市,也沒有經過太多的變化,看起來既不精緻,味道也沒有太多的層次。但就是因為這樣的特性,每一道都是可以讓吃的人最直接且強烈的感受到食物的味道!餓了吧?下班的時候,別忘了到常去的那攤,切點小菜回家配個啤酒吧!


 

[飲食] 飯後甜點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甜點在台灣的西餐過去很不被重視 - 如果是套餐類型的那常常都是千篇一律沒有變化的鮮奶油蛋糕creame brulee奶酪(而且常常都不好吃)...等。而如果是semi-buffet,如十多年前位於天母很紅的法國菜,往往要夾甜點時,就是在一堆選擇中找不到任何一樣值得吃的 ; 而這麼多年來,就算許多有名飯店的semi-buffet,能找到好吃的常溫小點都還是要偷笑。同樣十多年前,記得跟家人去吃了位於民生社區且當時已要價上千元的知名的牛小排,這麼多年來,其肉質好壞已經不記得也無從比較,但唯一的印象就是甜點 - 一片味道普通且充滿鮮奶油的黑森林蛋糕,傻眼。

如此可見,甜點就像一個救援投手一般 - 可以壞了一場球賽,也可以救了一場球賽。其實,不僅僅是在西式的料理,在台灣許多東方甜點其實都是被重視的。我們會在上海餐廳點酒釀湯圓棗泥鍋餅來吃,也會在北京菜餐廳吃點拔絲地瓜或是在客家餐廳吃點麻糬。而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式餐廳拋開既有的框架,提供不同風情的甜點來販售。

Dinner by Heston Blumenthal

Dinner by Heston Blumenthal

其實很多餐廳都提供很多好吃的飯後甜點。經營倫敦Dinner by Heston Blumenthal的Heston本身就是個創新的廚師(在TLC有播他的節目),在那邊吃飯可以點個現場用液態氮做的冰淇淋,或許不會是你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冰淇淋,但會讓你記憶猶新是絕對的。而香港的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經典的黑松露冰淇淋加上現刨的松露以及金箔,其奢華的享受,更是一絕!

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

有些則是以不同的味道來詮釋平實的甜點 - 在安和路的Ephernité開幕之初去了幾次,當時吃到的他們piña colada口味的冰淇淋,絕對是這樣一餐海鮮為主的法國菜完美的句號。而中山北路的Achoi則曾推出塞滿Mascarpon的肉桂Doughnut球配上草莓Sorbet - 清爽不膩,讓人還會想回去再吃。

Restaurant Ephernité

當然,甜點不一定需要創意,有時候把幾樣經典甜點做好,就算是長久在菜單上還是會讓人不斷回味。如風流小館的焦糖海鹽Crepe則是每次去都會忍不住點一份的甜點 ; Botega del vin的清爽的起司蛋糕以及傳統的Tiramisu,再搭上一杯Caffee Corretto (espresso+grappa),就算再飽也不會漏掉。

Botega Del Vin

下次吃飯,記得在留點肚子,好好的點上一兩道甜點試試吧!或許在不起眼的小館內,也可以嚐到令人驚艷的甜點!


[飲食] 漫吃台北,尋找上一輩的好味道 - 城中市場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城中市場位於中山堂附近,剛好是台北車站與西門町的中間,總統府等各級機關都不遠,早期附近公司行號也很多,加上一間香火鼎盛的城隍廟,算是台北市很早開發的區域。站在衡陽路跟博愛路的十字路口,閉上眼睛想像一下過去沒有捷運的日子,每天有各種年齡層的人們路過或在此生活 - 上班的公務員與上班族上下課往返補習班與西門町的學生及年輕人以及早期在明星咖啡館交談的文人雅士們。喔別忘了還有每天在城中市場買菜順便點柱香的家庭主婦們。 

而這樣的地方好吃的食物自然不少!各式各樣的酒樓餐廳,如廣東菜的大三元與上海菜的極品軒。小吃來說,沅陵街附近的沙茶魷魚羹豆花愛玉店牛肉拉麵大王京滬酒釀餅攤(尤其是芝麻花生口味)等。濃濃俄羅斯味的明星麵包店及麵包甜點滷味都賣的世運麵包,雖然每家店不是人人都愛,但不得不說總多少保留了些老台北人的記憶。

這附近小館也不少。中山堂附近剛好就有間老店隆記上海菜飯。像這樣的颱風假日,來這點一份上海菜飯,再到櫃檯點幾樣小菜(小心,不注意就會點太多樣)- 蔥鮳鯽魚腐皮包肉雪菜百葉醉元寶..還有還有,再來一份八寶辣醬。每道所謂的盆頭菜(小菜)味道都不會很重,剛好適合夏末的午後!

若是想吃點日本菜,武昌街巷內的添財也是個好選擇。若是想吃點傳統偏台式的日本料理,那點份關東煮配上蕃茄味的蛋包飯。或是坐在板前與師傅聊個兩句,請師傅幫你搭配新鮮的握壽司 - 厚實的魚身切片帶了點老派的台味,卻是懷念小時候日本料理的味道!尤其是入秋的午後,一杯冰啤酒配上炙燒過秋刀魚握壽司 - 帶點油脂口感的肥厚秋刀肚肉,很滿足!

長大了,有了比較多的機會在各地吃吃喝喝,這些小館子的食物或許不再是最道地精緻的料理,但卻在食物的美味外,有多了一種不可言喻的味道。下次經過這邊,或許停下腳步在東一排骨吃個便當配上一球雪王冰淇淋 - 飲食,有時候不僅僅是食物而已。


 

[飲食] 旅行,早餐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一日之計在於晨」- 不管在日常生活或是旅途中,我們常覺得吃過早餐後才開始新的一天,因此三餐之中早餐好像總有種特別的吸引力,吸引著愛吃的人不辭辛勞地上門。舉例來說,不知有多少次派對結束後的凌晨四五點經過阜杭豆漿時隊伍已經排到一樓。或是早上不管幾點起床,康樂意的包子總是賣完,而豐盛號的隊伍也總排到巷口。離開台北到了台中台南也一樣,肉蛋吐司與六千牛肉湯的人潮一點也不遜色。

旅遊中的早餐,又是另外一回事 - 不管前一天吃多飽喝多晚,隔天早上就算要睡個回籠覺也要爬起床吃早餐。而往往在各地旅行的早餐經驗,總帶有不同的特色。在歐洲自助旅行時,早上總會去市場如倫敦的Borough market或佛羅倫斯的Mercato Centrale Market買些麵包、水果、優格及水果,回到租屋處稍微處理一下,在配杯咖啡或氣泡酒,簡單卻很豐盛!而如果在巴黎這樣的甜點都市,那準備早餐就成了大買甜點的最好理由 - 總是用著“準備明天早餐”的理由在各個甜點店、麵包店瘋狂大買!

鄉間的B&B更是棒 ,記得有次住在一個香檳區內的B&B,一早下樓,滿桌的自製果(抹)醬、乳製品、麵包可頌以及各式各樣的水果火腿外加一瓶獨立酒莊釀的香檳,配上窗外延綿數公里的葡萄田,還沒喝就要醉了!

在亞洲城市旅遊時,早餐一點也不遜色!去東京時如果住在銀座、汐留一代,早上起床步行十五分鐘就到築地市場,吃些鮪魚、海膽配杯啤酒為接下來一天的血拼做準備。在曼谷等東南亞城市,飯店早餐的水果根本無敵,先來顆新鮮椰子汁解個宿醉,再開始面對眼前不知從何夾起的豐盛早餐!

在伊斯坦堡這個跨越歐亞的地中海城市時,那就更不能錯過當地的早餐。傳統的早餐往往帶著地中海的風味 - 當地的cheese、水果配上各式各樣的醃漬物及傳統的麵包與煎餅,滿滿一桌一個人根本吃不完。如果嫌太傳統,找個現代一點的咖啡店,來份無花果丁配上鬆餅以及淋上當地的蜂蜜!不管你選擇的是哪一種,千萬記得來杯熱紅茶,體驗當地特有的紅茶文化!

下一趟旅行,不管在世界的哪個角落,請記得留個早上不要趕路,好好的享受一頓不同的早餐體驗吧!


 

[飲食] 小吃之外的曼谷 - Nahm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Nahm大概是我們在曼谷最愛的餐廳,由澳洲籍廚師David Thompson 所開設。David Thompson 來到曼谷之前,是在COMO集團在倫敦的Halkim hotel 經營同名餐廳Nahm,且是在歐洲第一間得到米其林一星的泰國餐廳。後來在Metropolitan by Como的一樓開設了Nahm。相對於飯店本身的簡潔前衛的設計,Nahm的裝潢其實顯的溫馨,缺點就是有點難訂,這次我們為了訂餐還特地住在這邊兩晚。

如果愛吃辣,那你更不可以錯過,這邊有許多菜非常非常的辣。點餐時,服務生有警告我們真的很辣,但前幾次來訪時沒有吃到特別辣的菜色,所以我們這次便完全忽略了他的建議(事後證明真的錯了...)。最滿意的前菜為“Blue swimmer crabs w/ peanut and pickled garlic on rice cakes",蟹肉配上花生及醃漬的洋蔥放在酥脆的米香上面,很適合在炎熱的曼谷作為開胃菜。沙拉方面我們選了"king fish salad w/ pomeio, lemongrass and lime" - 柚子/香茅/萊姆為調味的基底,配上魚肉及生菜,平衡了主菜及咖哩較重的口味。

而咖哩方面,如果愛吃辣與內臟,可不要錯過”smoked fish curry w/ Prawn and chicken livers, cockles chillies and blake pepper" - 這道咖哩的料理香料方面偏泰國南方較辣的口味,搭配雞肝/魚/蝦子,味道偏重但真的很好吃,完全可以享受邊吃邊爆汗的感覺。甜點方面,由於同行的友人非常愛吃榴蓮,於是我們必點“durian and white sticky rice”- 大部份的時候都是吃芒果糯米,但私心覺得榴槤的有種奶味,配上糯米較黏密的口感,完全沒有衝突,再配上一起上桌的山竹,很難拒絕這道甜點。這一餐我們配上一瓶Alsace gewurztraminer,標準的gewurztraminer清爽地帶著荔枝香氣,坐在泳池旁的戶外用餐區,很享受。

曼谷,應該是許多人最愛的旅遊景點之一,有數不清的街頭小吃與特色料理。下一次來曼谷,不如一改忙碌的小吃/血拼/夜市的行程,留一晚在Nahm享受精緻且奔放的泰國美食吧!

Nahm @ Metropolitan by COMO
+66 2 625 3388  www.comohotels.com/metropolitanbangkok


 

[飲食] 匿名私廚

cmmn snss

最近藉由一個朋友聚會,有機會造訪了一家很紅的私廚。這家位於巷弄間公寓頂樓的私廚十分的神秘!不僅老闆說不能在網路上透露名稱,在抵達時好像在演間諜片般,還要說出密語,十分有趣!進門後的第一層是工作區域,第二層才是用餐的空間-一張大約十人的長桌配上一個沙發區域,戶外有個小陽台種了一些香草,以用餐區域來說十分舒服,倒不是豪華般的感覺,而是像之前我們所說的那種朋友間可以很放肆聊天吵鬧的輕鬆,很棒。

Read More

[飲食] 一場關於珍饈的飲食饗宴 - 下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在體驗了位於La Fourchette Des Ducs饗宴的後幾天,我們回到了巴黎,準備去被巴黎知名Blog - Paris by Mouth列為他們最愛的巴黎高級餐廳之一的Le Cinq。我們於星期一的中午到位於Four Seasons的Le Cinq用餐。看了菜單並與服務生討論後,我們決定以單點的方式。首先最令人驚豔的前菜是“Spider Crab/ creamy coral emulsion",裝在蟹殼中上桌的蜘蛛蟹配上泡沫狀的creamy Coral sauce,原本以為會很膩或是很heavy,但結果吃起來非常的鮮甜外且很清爽!主菜方面,其中一道我們點了鱸魚( Line-fished Sea Bass/caviar/fermented milk)。線釣的鱸魚處理的非常嫩,配上泡沫狀類似優格的發酵奶做的醬汁以及魚子醬。醬汁與魚子醬完全沒有搶走鱸魚的味道,而且與我們點的Meursault (Chardonnay)很搭!另一道主菜點了鴿子(Grilled and glazed pigeon w/ truffle and olive),法國菜的鴿子一向吸引人。松露以及橄欖配合著鴿肉的味道比較重,但佐上帶點些微刺激味道的蕪菁及洋蔥,搭上Morey-Saint-Denis(Pinot noir),只能說完美!

餐後進入甜點,Crunchy Grapefruit帶來的不是想像中葡萄柚甜點較單調的味道,新鮮與醃漬過的葡萄柚帶來兩種不同的酸但卻不衝突,很適合作為夏天的甜點。而另一道甜點是Dairy Iced, Baking (baking powder taste) ,主廚的經典甜點!這道甜點的味道誠如名字的Dairy,牛奶的味道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果說crunchy grapefruit帶來的是激情且清爽的結尾,而這道Dairy iced就像蓋瑞奇的電影一般,看似平順,但卻完美的結局!

這樣的一餐,不管在服務上以及食物的品質,皆符合其二星的地位。雖然是在Four Seasons裡的高級餐廳,或許讓人有種cliche 的感覺,但就像多年前第一次在倫敦的MO吃 dinner by heston blumenthal的meat fruit般,在最不期待有驚喜的地方,卻帶給我們食物的感動。雖然以午餐的價格來說,真的不便宜,不過人生苦短,不如就跟我們一起好好享受這樣的珍饈吧!


[飲食] 一場關於珍饈的飲食饗宴 - 中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談餐廳,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食物的本質。這次在La Fourchette Des Ducs的晚餐選擇不多,基本上以兩個套餐為選擇,我們使用名為Libre Emotion的套餐。整頓套餐由開胃小點開始,其中以番茄為基底的像糖葫蘆口感般的小點很特別!而其中肉的主菜是羊肉,包含三種部位且不同的處理方式。最特別的是,名為”Agneau de pré-salé“的羊肉本身為Saint-Michel附近以加鹽的草為飼養的羊肉,吃起來完全沒有羊的腥味!而且,在旁邊的配菜以羊雜裹粉炸過,非常的好吃!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這邊體驗到了醬汁的精華。熱前菜的藍龍蝦配上調配的番茄基底的湯(醬?),不僅將龍蝦的甜味提出,也十分清爽!另外,以薑為基底的的醬汁也與主菜的羊肉搭配得宜!

 最後,在甜點前是最令人驚豔的一道!以Brie起司配上洋芋以及松露的起司料理,代替傳統的cheese plate! 味道十分濃郁且豐富,彷彿可以感覺在漫畫中出現的那種草原上追逐的感覺! 而吃完飯後,配上上一篇所說的推車般的茶點!可以體會到主廚們在設計每一道菜的用心,的確是一頓完美的二星饗宴!

La Fourchette des Ducs  6, rue de la Gare, 67210 Obernai
 +33 (0)3-8848-3338  www.lafourchettedesducs.com


 

[飲食] 一場關於珍饈的飲食饗宴 - 上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在高級餐廳或是所謂的星級法式餐廳吃一頓飯,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付了這麼多錢,除了基本的前菜、主菜及甜點外,有什麼是應該要被期待的?或許,就從茶點(petit fours)與服務開始說起。

Petit fours 茶點,大概是我每一餐最期待的一道,因為當看到它的時候,基本上通常已經很飽,而且對這家餐廳的餐點基本上都有個定見。因此好吃的茶點要不是錦上添花就是挽救了整頓餐的作用。相反的,也可能毀了這頓餐。第一次吃到像推車一般的petit four應該是七八年前在東京的Tateru Yoshino吃到。當時是學生預算不多,能花個不到四千日幣吃頓星級餐廳已經很開心,三道菜吃完覺得很值得,沒想到一台滿滿的茶點車出來當時只覺得賺到了!

多年後的這次旅途,在Alsace的時候,我們特地捨棄了住在史特拉斯堡,而選擇在半小時遠的小鎮Obernai,原因無他,就是想來吃這家二星的"La Fourchette Des Ducs"。回想起來,在那個晚上已經接近十點多,整頓飯幾乎吃完,再加上時差以及喝酒,已經呈現了嚴重的food coma。但是,看到服務生推來一整車的茶點整個人都醒了。我們幾乎將所有的小點都點了一份,常溫甜點如馬德蓮與水果軟糖在飯後配上咖啡所帶來的滿足感,就像表演中完美的ending一樣。相較之下,這次我們在巴黎所造訪的Le Cinq的茶點車種類就沒有這麼驚艷。不過,一只巧克力雕塑的河馬旁邊放的牛扎糖(nougat)與可麗露canele還是非常好吃。

服務方面則更讓人驚艷。我們造訪"La Fourchette Des Ducs"時是預約晚上七點半,以晚餐來說算早的。當我們到達餐廳門口時,大約三四個外場的人員以及主廚站在門口迎接,或許是因為我們大概是第一或第二桌的關係,但想到一位二星的主廚每天開門都站在門口歡迎來訪的客人,真不簡單。"La Fourchette Des Ducs"的用餐的過程中,服務品質沒有話說。侍酒師完美地以Alsace當地的酒來做建議。上菜時,若剛好有人離座,服務人員便用保溫罩把全部人的餐點蓋上,確保大家開始使用的時間一樣。整頓飯的過程都很流暢沒有瑕疵。(飯後應我們要求,主廚不僅在菜單上簽名,也大方地跟我們合照)。

而位於Four seasons的Le Cinq在服務方面,卻又更高一籌。在Obernai吃飯整間餐廳雖然高級,但氣氛十分輕鬆,相對的,Four Seasons畢竟就是不一樣,在Le Cinq吃飯不覺得就會有壓力。但這也是Apéritif(餐前酒)的好處。入座後,一樣推上一台裝滿香檳的車,先點杯香檳配上兩樣小點開始。服務生上了菜單(女士的菜單沒有價錢),也非常清楚了解釋所有餐點。由於我們在Le Cinq是點單點,因此對於服務生對餐點的瞭解程度特別有感受。當我們面對一份每一樣皆看以來十分美味的單點菜單,侍者總是能給我們很受用的建議與解釋。

Le Cinq的服務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服務人員與客人的完美互動,當我們抬頭要尋求服務時,就會立馬有服務生與你眼神接觸並馬上過來詢問。侍酒師的專業與貼心更讓人印象深刻:由於我們人數不多且每人主菜皆不同,實在難以點整瓶的酒來滿足每個人,因此便以單杯的酒來做搭配。而當我們其中有人香檳喝完時,而下一杯酒還不到時間上桌時,侍酒師便詢問是否能再喝一點,便馬上又添了一些。在主菜吃到末端時,此時杯中紅白酒皆見底,席間友人對於當天2011年的Meursault 很滿意便跟侍酒師道謝,而侍酒師馬上又幫友人倒了一些,並且將每人已見底的酒杯也補上了一些原本的紅酒。先不論是否要錢,但這樣的服務的確是可以讓整個飯局更盡興!重點是,買單時這些貼心的小服務完全沒有另外收錢,的確,Le Cinq的酒標價並不便宜,但這樣的態度或許能讓你覺得值回票價(尤其是對我們這種不知何時才能回訪的旅客)。

不可否認,餐廳的根本還是在於食物的好壞與否。但光是回想到茶點以及服務,便能讓我們如此回味,只能說兩顆星不是白來的。像我們前一篇所說,回想台灣的所標榜的高級餐廳,是否也能提供值回票價的服務呢?


 

[飲食] 一場關於珍饈的飲食饗宴 - 前言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在Cmmn Snss第一篇關於飲食的文章中提到,其實我們很愛像是Le Chateaubriand、R.A.W. 這樣的法國餐廳 ─ 氣氛比較輕鬆,而且菜單沒有選擇(或選擇較少)的情況下讓廚師把他認為最好的組合帶給你,讓人以比較輕鬆的負擔,享受到美食。這樣的餐廳大概就像是近年很流行的Bistronomy,所謂的介於高級餐廳跟小酒館中間,有一定的價位水準,但沒有像高級餐廳這麼拘謹。而這幾年也很流行的Bistro小館子,在台灣也可以找到很多這樣定位的館子,但實際上ˊ符合這樣定位的真的不多。有些打著小館的名號,但是卻是提供高級餐廳的價格及過分精緻的料理,一點都沒有小酒館該給別人的直率感。有些則是提供四不像的餐點,完全沒有小酒館該帶給人們的感覺。

高級餐廳更不用說。Haute Cuisine ─ "珍饈",簡單說就是高級餐廳。過去這幾年,許多世界各地的名廚或是半路出家的廚師們開了很多所謂的Bistro與Bistronomy,讓我們有很多機會可以花比較少的錢、在比較輕鬆的氣氛的下享受美食,這點當然是非常的好。但是,在台灣有幾家餐廳可以定位為在裝潢、服務以及食物上都可以歸類為所謂的Haute Cuisine? 台灣有一半打著法國菜名號的高級餐廳,實際上賣的都是義大利菜或是頂多歐陸菜。而另一半,或許賣著紮紮實實的法國菜,但不是菜色百年沒有變化,就是服務與酒類的方面不及格。

或許,你會認為高級餐廳有很重要嗎?畢竟這不是我們每天吃的起的地方。但是,我們深深認為在就是在飲食文化的某個面向,就是透過這些高級餐廳在滿足許多饕客的需求下,不管是服務、味道以及技巧上的發展,而帶動了不管是現在看到的Bistronomy 到平民小吃的進步。 因此,Cmmn Snss 團隊最近有機會在法國拜訪了一些所謂提供了Haute Cuisine的餐廳,因此接下來我們會分享兩家在法國不同城市的所謂高級餐廳,美好的用餐經驗。


 

[飲食] 台法混血 - The first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在外來食物中導入在地食材好像不是新聞,最近幾家很紅的餐廳如Achoi與R.A.W等餐廳都使用大量的台灣在地食材加入其料理中,充分顯示在地的風土條件。相對的,除了食材之外,在口感與味道上帶入在地元素的相對較少,而在過去半年來the first 或許是個不錯的代表。

幾週前,剛好在一個週末有機會一探究竟。整片的落地窗,其實景色很不錯。翻開菜單其實很有創意,每道菜不像最近流行的只有食材沒有名字的方式,而都有一個頗有台灣味的名字,如“鴨鴨胗環傳“,頗有趣的。熱前菜中,”迷魂香芋泥鴨“最對味。不像傳統中菜的炸的芋泥鴨,他是用65度低溫蛋、鴨賞、芋頭以及櫻花蝦,裝在鐵鑄鍋裡。將蛋弄破,未熟蛋黃與芋頭及櫻花蝦的味道非常濃郁,配上鴨賞,視覺及做法的確是的西式的呈現,但卻可以感受到滿滿的台灣味,非常好吃。主菜方面“這不是羊肉爐“中將紅趜醬汁刷在羊排旁邊,也挺新鮮的。整體套餐的配套,也可以看出許多細膩的安排。

不過,比較不巧的是,在我們試過的隔個禮拜,主廚已經離開了the first,但在網站上的菜單還是可以看出台法的組合,希望the first可以找到新的主廚,持續保有這樣的特色!

 

[飲食] 私廚與預約制餐廳,好友聚會的吵鬧與美食兼得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人生到了某個階段,除了工作與家庭之外,大概就是參加不完的朋友聚會,好像一個月好幾個週末就會有朋友生日或是各式各樣的party在等著你參加。參加派對倒不是什麼難事,困難的是,當你是一個比較愛吃愛喝酒的人,挑地點與訂餐廳這樣的任務大概也逃不了。每當到了這個時候好像就是兩難,一方面要挑個食物好吃不可以砸自己招牌的店,另一方面要找個可以忍受好友三五成群七嘴八舌的吵鬧聚會。於是大家都數不清有多少聚會是在美式餐廳或是熱炒合菜店度過。要不然就是在某個假掰餐廳被隔壁桌白眼到不行,然後一點都不盡興。好險,台北現在越來越多所謂的私廚或是預約制餐廳(雖然每家都很難訂),這些地點提供了讓大夥可以吵鬧的空間,也提供了美味的食物。

最近剛好一位好友生日讓我們有機會去試在一家在內湖的預約制餐廳Savor。廚師Nicolas之前也是在內湖的民宅裡面開了一家私廚À Table。兩年前有機會去吃了一次,當年只有他一個人內場兼外場而廚房也是看似一般家庭的廚房,十分忙碌。而從私廚到現在十分火紅的預約制餐廳Savor,不僅有完整的廚師團隊外加開放式的廚房,配上一張有氣勢木頭桌子跟一個投影螢幕,是個很棒的用餐環境。

入座後先上桌的是一盤iberico salami 以及三樣式的amuse bouche。接著擺上了一籃子的鄉村麵包,麵包的麥味很香很好吃,非常引誘人打包。熱前菜是馬頭魚配上金針花,以及緊接著後一道的黑喇叭菇湯。兩道菜的味道比較重,但作為熱前菜剛好很開胃。

但今天最為滿意的剛好是兩道主菜。海鮮主菜是干貝配上海膽以及清湯,干貝很鮮配上濃郁的海膽,底層鋪著清湯以及一點smoked pepper燉飯,作為收尾,整道菜味道很平衡。而肉類主菜是牛排佐焦糖洋蔥,牛排似乎是舒肥,不過吃起來口感很好。在主菜後的是一道黃瓜雪酪以及馬告(Makao Ganache w/ Mint ice cream),這兩道清爽口味作為收尾,配上我們自備的香檳剛好是一場生日餐會的完美結尾。(以後若能有有wine pairing 或許會更棒)

的確,這樣的一餐除了美味的食物之外,最棒的是無壓力的感覺(雖然所有內外場都只服務一桌客人)。在這樣的空間,朋友們大口喝酒吃飯,無忌憚的聊天或許是我們這群每天在水泥叢林中生活的人們所期待的。

Savor, +886 2 8789 5267   http://www.savorgroup.com.tw


<update> 這篇文章發出的一個多月後,我們發現SAVOR的總監Pei已在七月底來信,反應SAVOR團隊以及主廚Nicolas對於SAVOR的定位是“預約制餐廳”而非原本所定位得“私廚”。收到這樣的意見回饋,一方面我們很開心與我們所介紹的品牌以及餐廳有雙向的互動。另一方面,其實在定位這類型的餐廳時,我們也曾考慮過“私廚”不是最好的解釋,因為私廚理當是像以前的À Table一樣更多家的感覺而少一點餐廳的元素。相對的,現在的SAVOR是能提供完整的餐廳服務,剛好在Pei信中所提到的“預約制餐廳“或許就是更好的定位,因此我們將標題以及內文所了修改,更符合餐廳本身以及客觀的定位。<update>


 

[飲食] 下班後的酒食慰藉 - Roots Creative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食物總是最能反映心情。大學時代,遇到失戀還是期末考被當的時候,啤酒滷味以及洋芋片總是最佳良伴。在美國念書時,想家的時候,晃去附近附近的亞洲超市(oh super 88!)買杯珍奶配上排骨飯總能一解鄉愁。回到台灣後,三不五時都想吃份bowl burrito配上滿滿的guacamole 回憶以前在學校圖書館邊吃Chipotle邊念永遠都搞不懂計量經濟學的日子。

工作之後,comfort food 更是下班後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最近某個週一晚餐時間走出辦公室時,帶著一整天被瘋狂的市場轟炸過後的疲憊感,這時comfort food 便是最好解決方案。原本心裡想的是串燒配上冰啤酒,但週一晚上要穿著西裝去吸收那些油煙味實在太勉為其難。這時炸雞鬆餅般的soul food好像是更好的選擇!

於是我們來到了Roots Creative,這家在敦化南路巷內的New American小店,是由台裔 、韓裔及來自瓜地馬拉的女主廚所開。在第一次來的時候我們幾乎把所有的菜都點了一遍,或許是因為兩個亞洲背景的主廚,所以大致上就是許多在地食材的Asian fusion 加上帶點美國南方風味的料理。 

但這次來的理由很簡單 - comfort food!先點瓶白酒配上唐辛子椒來開胃,然後立馬點了炸雞,可能是因為炸雞外面裹的粉並非麵粉,外皮很薄但是很酥脆,淋上醬汁也不會有濕濕的感覺。炸雞的盤上點綴的醃漬過的梅子跟魚露,有點酸甜帶給炸雞不同的風味也較為清爽。

炸雞鬆餅怎麼可以只有吃炸雞?甜點當然要點“美式早餐”,美式早餐是用鬆餅(waffle)、培根以及冰淇淋來代替炒蛋。以風乾方式製成的楓糖味的培根完全不油,跟冰淇淋是完美的組合,而waffle本身也很薄很脆,底層一點的百香果醬的酸味不是很愛,但卻也沒有破壞整體的風味。吃的同時看到女主廚再烤一個長方形的蛋糕,問了一下才知道是新的甜點—無花果與橄欖油蛋糕。搭配上一球優格的冰淇淋,剛好整道甜點與白酒很搭。

一瓶酒、炸雞以及帶點鹹味的甜點。辛苦下班後來到了餐館,有時候我們不需要太細緻的料理,或是前衛的食材組合。而像這樣簡單且直接帶來溫暖的comfort food或許是最好的選擇!用餐結束後,送上了oversized 的幸運餅乾,煎餅般的口感十分好吃,而裡面藏的帳單好似提醒著該回到現實好好面對明天的壓力lol。

Roots Creative, +886 2 2707 3348                        https://www.facebook.com/rootscreativetaipei


 

[飲食] 洗手做羹湯 - 旅遊中更好的文化體驗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食物或許是認識一個新的地方和文化最好的方法。於是我們常常為了吃某家餐廳而去那裡旅遊。亦或是當我們旅遊時總是有很多一定要去吃的餐廳。不過漸漸地,除了吃遍各地大小吃名產之外,廚藝課或許是現在旅遊中另一個更棒的飲食選擇。

第一次去這樣的cooking class是在巴黎。我們跟廚師約在他的studio見面,見面後Chef便問我們有沒有特別想吃的菜色。那時我們一心只想要Madeleine作為甜點外,其他都沒有特別的要求。於是廚師便帶我們到當地的傳統市場講解各種食材以及當季的蔬菜水果。剛好那時是個無花果的季節,於是我們就決定用無花果跟鴨肉來做主菜。 採買完後便回到studio開始了當天的課程。從食菜的準備,切菜洗菜,醬汁調配以及主食的烹煮,其實還蠻好玩的,尤其是許多食材不是在台灣這麼常見。煮完後開瓶紅酒,在廚房中享用剛剛自己動手煮的大餐,這或許是在美好不過的事情。

除了事先找好cooking studio來上課之外,另外一種就是去看你喜愛的餐廳或廚師是否有提供這類的活動。不久前在曼谷的時候,原本是找好網路上大家所推薦的廚藝教室。不過當我們某一天去試Ian Kittichai的Issaya Siamese Club 後,實在是太愛他的菜色,於是變改訂他的studio。有別於在巴黎的經驗,issya的studio比較專業- 一人一個station 好似在看master chef。比較不一樣的是,這邊比較像在上課,廚師先示範做一道然後每個人在回到自己的station再做一次 - 從研磨香料到炸軟殼蟹都自己來,真的蠻好玩的。下次計畫旅遊時,不彷在享受美食之餘,安排個這樣的活動:或許在伊斯坦堡自己動手做份地中海式的brunch也不錯!



[飲食] 好似一場現代舞表演 - R.A.W.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R.A.W的開幕的確令人興奮。就如我們談到很多團隊漸漸地將上餐館變成不只是單單吃飯而已。就像Le Chateaubriand 的服務生所說的-Let's surprise you似的,消費者除了期待美味之外,對於這樣的餐廳我們更期待的是驚喜。 

R.A.W. 的確就是走這樣的風格。從裝潢便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用心。挑高且充滿木頭元素的空間,門口跟後方各一個木製的工作檯,沒有多餘醜陋的裝飾。走進洗手間也很妙,不知是否是參考倫敦Sketch的蛋型設計,黃銅與木頭組成獨立筒狀的洗手間,少了了無新意的科技感,也多了點舒服。 

當天我們被安排在廚房外的八人桌,剛好可以完整個一窺廚房內的一舉一動。半開放式的廚房最外側是個工作檯,宛如舞台般的,可以看到廚師們在檯上幫即將上桌的菜做最後的擺盤,完成後外場魚貫的將菜送上桌。

入座後,菜單與餐具們被放在座位旁的抽屜裡。Menu上面列出了每道菜三個主要的元素,讓你知道你接下來會吃到哪些材料,卻不知道會怎麼呈現。在這他們保證的是在地食材- 這天的野菜, 豬肉, 櫻花蝦等食材都是台灣產的。食材之外,也看到他們將一些我們常在台灣菜中看到的香料,像破布子,成為他們料理的元素之一。

喔對了,這邊的麵包需要另外加點,不過特別的是他們將烤過蕎麥跟cream一起打發,讓抹醬的口感帶有點層次,也減少了些熱量的罪惡感。 當天其中一道熱前菜是半熟的水波蛋配上醬油膏、堅果以及野菜,看似像在家中的煎蛋一般,但節瓜,山蘇以及堅果更帶來酥脆的口感。伴隨著菜上來的是許多香草放在樹枝做的容器上,我們要自己把香草用手揉捏在灑在蛋上面,還蠻有趣的。

或許是為了彰顯台灣食材的特色,海鮮與白肉的比例真的很高。(在另外一家最近在台北開的法國菜也有這樣的現象)。當天的三道海鮮菜色都很出色 - 味道很濃郁的櫻花蝦細麵,配上用蘑菇以及伯爵茶煮的湯,剛好平衡了麵的濃郁。另一道是蛤配上海藻湯汁然後底層撲有玉米泥,玉米泥很有墨西哥菜的感覺。第三道海鮮是主菜之一的鱈魚佐洋蔥泥以及碳烤過的甘藍菜,十分美味也清爽。比起另一道破布子醬汁的豬肉,更愛這道鱈魚。

結尾有他們著名像雪糕般鳳梨酥以及用紅心芭樂sorbet配上煮蘋果淋上草莓醬汁做成的甜點,紅心芭樂很令人驚艷,不過這樣的甜點好似少了點什麼。

餐後的感覺就像是值回票價的一場表演。將本地的食材,香料以及台灣菜的一些手法融合在歐式的料理中,這不正是我們期待看到的一場表演嗎?在吃飯的同時,看著facebook上跳出來的一些餐廳廣告,上面寫著廚師從某某星級餐廳回來開業 - 吃過許多這樣廣告的餐廳後,都想問這些廚師說你是要告訴消費者說只要花少錢(有的還很貴)不用出國就可以吃你了無新意的模仿菜色(有的真的連模仿都不到位)。回頭看看,R.A.W.這樣的團隊的確帶給了臺北人更多的選擇也將本地西式餐廳的品質往前帶了一步。


 

[飲食] 紐約街頭散發的澳式咖啡香:Little Collins

cmmn snss

 “ Wenn der Altenberg nicht im Kaffeehaus ist, ist er am Weg dorthin ” --- Peter Altenberg

在紐約求學的期間,我戀上了咖啡的味道。並不是為了裝時尚高雅,老實說若不是因為美國的飲品實在沒有台灣來的多樣化,到處都是手搖飲料店及便利商店,我可能到了現在還是個在咖啡館只點果茶和奶茶。或許美國咖啡文化不如歐洲來的悠久及講究,但是也不乏許多令人驚艷的咖啡館。這次回紐約的旅途中,偶然間來到了這間這兩年來頗負盛名的,並且被Time Out New York票選為2014紐約十大咖啡店之一的Little Collins。

Little Collins這個名字取自於澳洲墨爾本的Little Collins Street,就像這條喧鬧的街道一樣,即使在平日的上班時段 Little Collins也是門庭若市。小小的咖啡館裏就有一半是咖啡吧台,讓Baristas可以與客人輕鬆的聊天,Little Collins營造出來的氣氛,讓客人感覺就像在家中的廚房用餐一樣。

由於不敢吃酪梨,因此我放棄了十分受歡迎的 “The Smash” (Avocado and feta mash on toast with chili flakes and pepitas.) 選擇了 “The Big Dill” (Toasted sandwich with cured salmon, scrambled eggs, dill, mascarpone and chives.)和一杯 Latte。

Latte旁邊附上一塊佐咖啡的小餅乾,上面的奶泡十分綿密,雖然latte但咖啡香氣依然十足,並不會被牛奶遮蓋住,我並不是個咖啡專家,但是這杯latte絕對能夠入選我心目中紐約前三名的latte;至於餐點 “The Big Dill” 也讓我小小驚艷了一下,menu 上看起來就是一份平凡不過的燻鮭魚蛋吐司,但是一口咬下去茴香的香氣立刻充滿整個嘴巴,mascarpone則是充分的平緩了茴香,使其不壓過其他食材的味道,更讓我驚訝的是裡面的蛋居然是蔥蛋,在一家完全西方的咖啡館裡吃到中式蔥蛋實在不在我的意料當中,但是它又不像中式的煎蛋偏乾,scrambled eggs做的十分的滑潤,讓烤過香脆的吐司更好入口。

或許是因為裡面低調不過於誇張的工業式裝潢讓人感到舒適,又或許是baristas友善的態度,以及大大加分的輕食及咖啡,這家店雖然小,但卻讓人想要天天拜訪,即使裡面沒有空位或是沒有時間久坐也要來杯coffee to go。


Little Collins

Address:  667 Lexington Ave New York, NY 10022
Business Hours: Mon-Fri 7am-5pm. Sat-Sun 9am-4pm

Website: www.littlecollinsnyc.com/


 

[飲食] 吃飯,看秀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這幾年台北開了很多新的餐廳,除了越來越多國際連鎖餐飲品牌進駐之外,許多經驗十足(?)的廚師及團隊開了不少獨立餐館,也帶來了些改變。於是上餐廳吃飯似乎已經變了樣,時常我們已經不再是為了吃飯而上餐館,而是特地為了造訪某家餐廳而去吃飯。 

許多餐廳開始不再提供選擇,不再是給一本厚厚的菜單外加幾分鐘的選擇時間。取而代之的是一兩分鐘聽你敘述有什麼樣的食材不吃或是過敏,緊接著第一道菜或是amuse bouche就像暖場般的出現在你眼前。

凌晨一點走出 Le Chateaubriand

巴黎右岸Le Chateaburiand,由自學出師的chef Inaki Aizpitarte 所開設,這家因為S.Pellegrion 的世界五十大餐廳的排名而十分火紅且爭議性十足的餐廳你多少有聽過。許多美食家blogger 對他的食物服務褒貶不一,外加上每天沒得選只提供一種套餐(好險我沒有食物過敏)。

某次在巴黎的一個的晚上隻身去排了9點半的第二輪 (第一輪可以訂位但好似永遠訂不到),在吧台等了大約一杯酒的時間才入座。接著, 服務生走來卻不見菜單,他說"反正你也沒得選,不如不要看菜單讓我們surprise你"我想想也有道理,只好問沒有菜單那我酒要怎麼點?他建議我點wine pairing,接著我問說大概有哪些?紅的多還是白的多? 他笑笑的說:夠你喝了。

接下來就像看場秀一樣,食物一道接著一道上桌,有時服務生說著法國口音很重的英文解釋著食材,也有幾道服務生會賣個關子,要我先嚐再猜有什麼食材。到了甜點時他更要求我一口吃下整顆透過分子料理處理過的甜點。喔對了,酒呢?就像配樂般的,跟著amuse bouche上桌的是一杯Cider、一杯大七(Daishichi)的清酒,還有一杯Pinot,這天我喝到的不僅是紅白酒香檳,更有Cider、 whisky、 cognac、 清酒等一種也不少。吃完看了看手機,付了帳單(wine pairing 跟餐點一樣價錢!),走出餐廳已經凌晨一點。

Not just a meal, but more like a show. 走出餐廳不像只是吃了頓飯,更像是看了部午夜場電影。的確,如許多評論所說,不是每一道菜都特別好吃(驚喜),有些對法國人是特別的食材可能就是我們在台灣常見的(好像是花了大錢去龍吟吃了精心處理過的三星蔥般)。但是,突破想像的酒與食物的配合加上服務生盡興的佈局,到讓我覺得很滿意。

拉回台北,這一兩年在台北也有許多讓人喜愛也驚喜的餐廳。不可否認的,上餐館吃飯這檔事漸漸地已經更像是種娛樂。不過,帶給我們娛樂之餘,創意跟新奇還是需要美味才是重點。


Le Chateaubriand, 129 Avenue Parmentier, 75011, Paris +33 1 43 57 45 95 http://lechateaubrian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