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123 Street Avenue, City Town, 99999

(123) 555-6789

email@address.com

 

You can set your address, phone number, email and site description in the settings tab.
Link to read me page with more information.

article/mandarin

Filtering by Category: Lifestyle

[刺青] Kenji Alucky - 和魂入針,精準凝結的黑墨點陣

cmmn snss

written by Mr.cliche

Kenji Alucky,來自北海道,以推動點陣刺青技法聞名並在此類型風格創作圈極有影響力的藝術家,更是日本知名刺青團隊Black Ink Power主理。不只是Kenji,團隊成員Chavo和Emico皆為點陣刺青好手。且正如其名,Black Ink Power刺青創作為黑白單色,以精密準確的技法將點與點層次堆疊。有別於其餘點陣刺青藝術家,Kenji不僅擅長創造暗部的層次空間,而專精黑白之間轉變的漸層灰階更讓人津津樂道,是具備高質量刺青技藝及過人專注力的大和魂匠人。Kenji與Black Ink Power成員與大多數知名刺青藝術家相同,不單僅以自身的刺青創作所為據點,而是將大部分的時間巡迴於全球各大名所駐點創作,藉此將格局擴大,快速地吸收各地藝術能量。

成群日本人浩蕩出現在倫敦刺青名所Sang Bleu London,其中臉上有著大面積印花刺青,頭戴工業用高亮度探照燈,不太多話專注地進行刺青創作,相較其他刺青藝術家以將近多一倍的時間處理相同大小的作品是見到Kenji駐點創作的第一印象。創作時嚴肅專注的Kenji雖然話不多,但是交談起來卻一點都不讓人覺得失禮。所有藝術相關的知識、技術都是自學而來,甚至為了學習刺青技法,以日常生活物件改造為刺青機具並以自己的皮膚練習,這樣毅力與決心確實是日本人常有的民族性。Kenji為了提升創作的專注度,甚至在技術成熟後改用傳統以手帶動刺針的古老刺青技藝進行創作,時間相對增加,但更能讓kenji專注在一點一針的精準度。Kenji半開玩笑地又似乎略帶禪意的說著,也許就跟他做事的方法一樣,持續著在世界各地駐點創作,都只是因為他很享受這樣的生活和這樣的創作方式帶來的不便利性。

點陣刺青與一般刺青技法不同在於一個是著重在點與點間的留白、一個則是專注於空白的填滿。以無數細小的點構成一幅大面積創作,點陣刺青需要的是異常無比的精準度及持續規律的機械性操作,就如同CMMN SNSS先前所介紹,同樣專精點陣刺青的Thomas Hooper就是能準確掌握點與點間的空白,創造出不同層次、密集度不一的點陣面,進而營造出立體錯置的視覺效果。而Kenji則是點陣刺青起步很早的刺青藝術家,除了持續在技法上鑽研外,更著手調整自身刺青創作的流程來提升執行的精準度,整體而言Kenji就是把所有步驟都慢了下來,多了充裕的時間更能專注控制點與點之間的距離與拿捏下針的落點。爾後Kenji也發展出以黑白單色、點陣刺青為主軸的刺青團隊Black Ink Power於全球巡迴推廣點陣技藝,背後的意念就是想要更精進、更專注的創作自己喜愛的刺青風格。

Kenji的點陣創作概念多來自於部落圖騰、幾何元素、抽象/迷幻藝術視覺及極簡主義,從簡單的單一線條到複雜的大面積3D構圖都是Kenji所喜愛且擅長的。而搭配著精湛的執行技巧及巧妙的人體置放,都讓Kenji Alucky的作品獨特且原創性十足。Kenji除了趁行旅世界各大都市駐點時和當代指標刺青藝術家切磋、吸收能量外(像是Thomas HooperMxM、Xed Le Head、Tomas Tomas、Jondix都是Kenji亦師亦友的交流對象,這些來頭不小的藝術家CMMN SNSS都會一一介紹),在日本當地也與京都同為擅長深沉暗色的現代日式風格刺青藝術家Gakkin共同合作的全身滿版創作聞名於全球。不彷留意Kenji的巡迴行程或到鄰近的日本走走,順道用身體感受大和魂入針的精準點陣。


Info : 

Kenji Alucky



 

[刺青] East Iz - 單針微距方寸之間,裡子面子皆是宗師

cmmn snss

written by Mr.cliche

East Iz,全名East Izhar,或又以早期藝術家名East The Asian Typhoon聞名,在美國西岸影視/流行圈中名氣最響亮且由Mark Mahoney創立的好萊塢刺青名所Shamrock Social Club長駐創作,SSC中不乏名氣響亮的刺青名家,其中又以近年炙手可熱的Dr.Woo最廣為人知。在East10多年的刺青生涯,由原先的東方/日式風格為主軸,漸漸轉向超極細線條、精緻細膩的fineline tattoo為主,這樣風格劇烈的轉變不得不欽佩East的純熟刺青技藝和多樣並進的豐富美感。當然這樣的轉換也受到亦師亦友、此風格的指標性人物之一Dr.Woo影響,成功地成為少數能專精多種風格的多元藝術家,而East Iz的fineline tattoo可說與Dr.Woo各有千秋,在創作題材及設計構圖走出屬於自己的精細微距之路。

East Iz自認在還未接觸刺青藝術之前的生活是毫無藝術感可言,而更特別的是在踏上藝術創作前,East是新加坡的職業軍人。長時間在好友的刺青店hangout,慢慢受到刺青藝術薰陶進而提起針與筆開始各式各樣的嘗試。最初只想透過刺青創作做為職涯轉換的收入來源,但漸漸了解到藝術領域能做的更多,也正因為腦中創意是完全不受侷限的,想把腦海中美學一一實現的想法從沒停過,這也是East從新加玻搬到美國西岸的主因,在刺青文化蓬勃發展的好萊塢,讓更加競爭的環境迫使自己更快速地往前進步。

Shamrock Social Club,美國西岸好萊塢老字號刺青名所,廣受影視/流行圈名人青睞,也是East Iz在美國西岸憑藉著對刺青創作的熱愛而奮力擠進的刺青名門。除了創作於Sid Vicious、Johnny Depp、Tupac等知名人物外,SidMark Mahoney這位刺青界的傳奇前輩開創坐鎮的SSC來頭更是不小,高手雲集外,調教出的門徒更是驚人,Dr.Woo,你一定聽過他的名字,也讓SSC儼然變成美國西岸名流圈刺青的第一首選。而Dr.Woo直竄的超高人氣也讓新一代的流行文化圈人士能延續對SSC的景仰,但在Dr.Woo耀眼的光環下能在SSC進行創作的藝術家更是不比其遜色,East Iz就是轉換為同類fineline風格的絕佳好手,兩者相互切磋、成長,雖不如Dr.Woo紅極一時,相對低調的East熱門程度絕對不下同門好手,就如同王家衛鏡頭下所描述的,裡子面子皆是一代宗師。

會讓East從原先的東方/日式風格、帶點硬漢的感覺轉換跳脫到精緻小巧、針針必較的fineline tattoo,就可想而知它的魅力。只用一種尺寸的針進行創作,刺出的線條極細,可說是最細、最精緻的刺青技藝,搭配擬真、寫實和帶點不真實的精緻感,正是此類風格的特色。而East正是能在方寸之間巧妙拿捏極細精準度的匠人,除了一般常見題材的精緻轉換外,East的手寫字體更是獨步fineline刺青藝術風格,CMMN SNSS最受其吸引的莫過於都市剪影及遼闊地景的創作,實在很難抗拒不納入收藏。隨著fineline tattoo的竄起也因為精緻優雅廣受大眾的喜愛,當然更不用說對美學極為嚴格的時尚流行圈,fineline tattoo也搭配著近年無人不喜愛的極簡風格,擄獲了不少平常對刺青藝術不是這麼熱衷的一般大眾。想嘗試刺青藝術但又不想大面積包覆,那來個極細精緻的fineline點綴,其中的優雅美感相信沒有人會說不的。


Info :

East Iz


 

[音樂] PULP - 荒謬世界中的搖擺靈魂(下)

cmmn snss

written by Benjamin Lin

在上一篇 [音樂]PULP - 荒謬世界中的搖擺靈魂(上) 我們選了幾首歌曲帶出Pulp的音樂風格,這次則是著眼在他們的現場表演以及Jarvis Cocker這位帥到靠北的大叔。

Pulp曾經因為”許多原因”解散過,在2002年,發行<We Love Life>這張專輯之後。解散後主唱Jarvis Cocker持續的以個人名義推出音樂作品在搖滾界打滾。很酷的是他曾經在2008年簡單生活音樂節時來到台灣表演,還記得當時台下許多歌迷不停喊著”Disco 2000”和”Common People”但他就是打死不唱。當然,Jarvis需要做個切割,宣示做為Jarvis Cocker個人的音樂,也是那般不羈。只是那段10幾年的Pulp歲月以及當初在舞台上的歡樂節奏與荒謬人生,是不會輕易被抹去的,於是在2011年Pulp又因為”許多原因”重組了。

我們在2011年時幸運地在英國T in the Park音樂祭親眼目睹Pulp的重生表演,這是一種很複雜的心情,看著Jarvis從俊俏小生變成鬍子大叔,放眼望去身邊歌迷也是偏高的年齡層還略顯稀疏,有種狂歡派對後的杯盤狼藉惆悵感。10多年過去主流音樂風格早已改變,Pulp感覺就像舊時代的遺物,儘管Jarvis在舞台上依舊奮力扭曲著奇怪的舞步,但環境卻改變了,這種真摯近似嘲諷的音樂只是略顯落寞。不過當聽到”let’s all meet up in the year 2000”這句歌詞時,眼眶中還是微泛著淚水,彷彿在多年後實現了彼此間的一個約定。

<Pulp: A Film About Life, Death & Supermarkets>是關於Pulp的紀錄片,有別於許多的樂團紀錄片,片中很多的場景在他們的故鄉英國Sheffield拍攝,訪問了許多一路從小聽他們音樂到大的當地居民。影片的內容就是Pulp的音樂態度,平凡的搖滾唱出日常的人生,就算是爆紅的搖滾巨星也和一般人一樣,在現實社會裡掙扎。喜歡Pulp或是音樂紀錄片的朋友,一定要找來看看。

最後很想再聊一下Jarvis Cocker大叔,因為在音樂界實在沒有幾位像他一樣如此讓人莫名的喜愛。最吸引目光焦點的絕對是他在舞台上那獨特的舞步,詭異的扭曲、僵硬的肢體動作但又能神奇的對拍,獨特的風格讓人深深著迷(看看下面現場演出Underwear的影片便能理解),真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他與Thom Yorke尬舞。

source: guardian

source: guardian

再就他的衣著打扮來說,顯露出的文藝才氣和復古潮流,直叫人想模仿。而他不時的誇張行徑更是讓人驚喜,最經典的就是在1996年Brit Awards頒獎典禮上當天王Michael Jackson正在唱歌時,Jarvis衝上台去干擾演出並做出不雅的嘲諷動作。此舉當然是嚇壞了許多人,事後Jarvis在接受訪問時解釋因為當時Michael Jackson被一群小孩簇擁以近似耶穌上帝的姿態演出讓他覺得不舒服,他認為以音樂表演者來說自比為具有治癒之力的上帝是不應該的。就像我們先前說到的Jarvis和Pulp代表的是無產階級、市井小民的真實聲音,這種音樂是通俗是嘲諷的,而不該是被神格化。

Pulp或許從來都不曾像是Oasis或是Blur那樣大紅大紫具有話題性,或許從來就不曾像The Stone Roses那樣在搖滾樂迷圈中造成轟動,但是Pulp寫的是成人世界的污穢,唱的是現實生活的縮影,若不曾體會bitter sweet般的日子,便很難體會其中滋味,相反地若你懂,他們便是心靈的救贖,音樂歷史上的一個icon。


[刺青] Lee Stewart - 水墨形意,筆觸刷印

cmmn snss

written by Mr.cliche

Lee Stewart,從全球e化程度最高而聞名的歐洲小國愛沙尼亞發跡,經歷柏林的文藝薰陶,現於澳洲持續創作。以深具東方風味的刷筆筆觸刺青創作而聞名,透過抽象的概念進行各樣式的筆墨形意,也延伸風格至近些年相當風行的墨跡測驗(Rorschach tests)為創作題材。筆墨風格多於亞洲國家風行,畢竟書法等毛尖沾筆文化根基發源於此,當然亞洲也不乏頂尖好手,像是香港Tattoo Temple的Joey Pang就是極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而Lee此類風格的創作又略有不同,不受東亞文字架構影響,純粹從美感出發,以刷筆筆觸演繹個人美學,抽象卻涵意十足的構成實為精準掌握筆觸形意的潑墨翹楚。

經歷約18個月的學徒生涯後,就以歐陸游牧駐點創作為主,並與不同的刺青藝術家共事來精進自身的刺青創作,跟多數CMMN SNSS介紹的藝術家一般,全球的格局讓Lee一樣有著快速吸收能量的契機,並持續尋找可一同成長的創作導師。身受東歐美學、柏林街頭藝術與東亞文化影響,斯拉夫的黑幫刺青與部落風格也是Lee心頭好,當然最獨特的還是其最後選為創作主軸的東方水墨風格,進而專研演化出更著重於意象的刷筆筆觸刺青創作。Lee更從此意象延伸,與全球風潮不謀而合的開始墨跡測驗(Rorschach tests)創作,此類創作源自於心理學人格測驗,加上刺青創作過程時常需以紙巾吸收肌膚上多餘顏料,刺青藝術家多以此進行發想嘗試,儼然成為近年非主流的盛行風格之一,而Lee的筆墨風格與其更深具關連性,兩者的相輔相成,拼湊出Lee Stewart更完整的水墨形意。更貼切符合Lee的創作思維,忽略事物的現實層面,以抽象的形態讓美學意念盡情的發揮。

扎實的學習人體線條流暢度與在生物學角度切入的刺青置放下足了苦功,Lee在學徒時期打下了深厚的基本功,也是現在能用筆墨精準掌握流暢度,行雲流水巧妙放置於人體的重要關鍵。透過各種形式的美感啟發,不僅於刺青創作,對Lee而言,創意的形式可以來自於各種面向,從打洞或改造身體外貌的次文化、刺青蒐藏家,甚至是音樂家、各種形式表演者及影像工作者都可以是激發靈感的對象,正因為創意的來源不受侷限,Lee的創造力是不受拘束的,除了既有拿手風格外,更躍躍欲試想要把腦袋中的創作火花實踐在肌膚之上。Lee的創作理念就是想創作出不僅止限於外在改變的刺青創作,而是創造出觸及擁有者的風格、氣質、甚至是靈魂的生命力創作。


Info : 

Lee Stewart


 

[刺青] Jayaism - 扭轉陳腔濫調,以滿版印花開創新局

cmmn snss

 written by Mr.cliche

Jaya Suartika,藝術家之名為Jayaism,以反覆密集的滿版pattern為個人主要創作風格,現於澳洲Adelaide的XO L’Avant刺青所創作。除了各式滿版pattern極為拿手外,出生於澳洲且有著峇里島血統的Jaya也擅長線條幾何、立體派風格及從小耳濡目染的傳統部落元素。在充滿藝術的環境下成長加上喜歡動手創造事物的天性,Jaya憑著自身對刺青藝術的熱忱,完全靠著自學來精進技術,更在從事刺青創作將近三年的時間已被全球蒐藏者列為口袋名單,持續在世界各大都市駐點創作,擁有全球寬廣視野,也讓Jaya的創作不斷進化,實為獨樹一格的新生代刺青藝術新秀。

Jaya從吉他手與歌手的身分毅然決然拿起筆與針開始了刺青創作生涯,這一切都源自於對藝術與雙手創造的熱情。加上父親也是位藝術家,從小的生長環境讓Jaya伸手可及、放眼望去皆是藝術,習慣以雙手自己打造作品、器具等,而行動派的個性也是這一切能具體實現的主要原因。另外刺青創作的持續變動性與創造性也深深吸引著Jaya,更讓他著迷的是與客戶共同完成不可逆藝術創作的挑戰性。對自己非常嚴格的Jaya更是時刻不得閒,自己的人生哲學就是 - 每個人都有屬於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找到它並且花大量的時間在那才是每個人真正的天賦。也是這樣持續不懈的努力並且絕不懶散,才是快速站上國際舞台的最大根因。

對立體派畫風、部落風格、幾何線條、負像剪影都非常感興趣,Jaya整合這些元素創造出幾何線條為基底,搭配大膽的立體線條反覆鋪上重複pattern,最後再以剪影勾勒整體輪廓,融合而成就是Jayaism的獨特個人標誌。甫一接觸刺青創作Jaya便完全沉浸於其中,除了沒日沒夜的創作外,Jaya也受到不少刺青藝術家的影響,甚至是亦師亦友般的成長,其中不少CMMN SNSS先前介紹過的藝術家像是Thomas HooperDuncan XMXM,甚至是即將也會介紹給各位的Gakkin、Luca Font、Brody Polinski這些世界A list的刺青創作藝術家。其中曼陀羅大師Thomas Hooper對其影響最為深遠,不僅是技術層面,最重要的是概念上、想法上的影響,讓Jaya認知到刺青創作是有無限可能的,也是讓Jaya不自設框架持續不懈的最大動力。

在眾多刺青藝術家都創作相同元素,骷顱、玫瑰...等等,唯有從概念、觀點出發,擴大自己的眼界、刺激自己的想法,不斷努力精進。常會有人說這些東西很多人都做過了,但那些人沒想到的是你就是能用屬於自己獨特的觀點創造出不同面向、層次,有別以往的陳腔濫調,就像Jaya一樣,不受限就擁有無限可能性。

”make the most of your time, there is always a way, you just have to find it.”




 

[音樂] Blur - 青春與成長的模糊邊界(上)

cmmn snss

written by Benjamin Lin

每個人年少時總有一個搖滾靈魂,無論何時都想打開音樂嘶吼,唱出抑鬱已久的惆悵,不安騷動內心終能慰藉。當迷走在青春與成長的曖昧間,Blur帶我們逃離畸形現實,進入超脫的模糊邊界。

Blur為當今最成功的Brit-pop樂團之一。由DamonAlbarn(主唱兼吉他手)、Graham Coxon(吉他手)、Dave Rowntree(鼓手)與Alex James(貝斯手)所組成,出道以來就分別各自擁有死忠的樂迷忠實支持。Damon十三歲時認識了Graham,之後他們和其他的幾個朋友組了一個名為Circus的樂團,找來Dave及Alex並將原本的團名Circus改為Seymour,這就是獨領英國Brit-Pop風騷的Blur的前身。

90年代英式搖滾成為才華洋溢的新生代樂團的發聲渠道,無論北方以Oasis為首的工人階級,或南方以Blur為首的中產郊區學院派,歌詞所描繪的故事皆反映出同輩青年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1990年他們發行了首張單曲”She's So High”,這首帶有 The Stone Roses 風格的輕快舞曲初試啼聲便獲得關注,雖然這首單曲當時只得到英國排行榜的第48名。

說到Blur的經典專輯不能不提在1994 年發行的Parklife , 不但成為銷售榜上的第一名並蟬聯90周之久,更被譽為代表英倫搖滾的代表專輯,並一舉在1995年赢下了五項全英獎,包括最佳樂隊和最佳專輯等。其中”Girls and Boys”是描述男女派對文化的傳唱神曲,靈感來自 Damon Albarn 和當時女友 Justine Frishmann 參加英國年輕人派對,前往西班牙的馬蓋魯夫後所看到的景況。

“Girls who are boys

Who like boys to be girls

Who do boys like they're girls

Who do girls like they're boys

Always should be someone, you really love”

封面其實是保險套盒子的圖案,諷刺時下年輕人最愛的轟趴文化 -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歡迎來到派對動物的叢林,酒酣耳熱只為了滿足原始的慾望。

相反地“End Of A Century”則描述一對情侶百般無賴的日常生活,輕快的吉他和弦娓娓道出平淡無奈,看似愉悅卻藏著悲哀。

“We all say , don't want to be alone 

We wear the same clothes cos we feel the same 

And kiss with dry lips when we say goodnight 

End of a century

Oh, it's nothing special “

因為害怕孤單而選擇戀愛,沒有激情的吻如同電視一如往常播放的肥皂劇,就算到了世界末日,也是一成不變。

最經典情歌非 ”To the End” 莫屬,曲中的女聲是Stereolab的Laetitia Sadier,低鳴的深情嘶吼搭上柔美的法式呢喃,沒有結局的愛,是如此刻骨銘心。

“Well You and I

Collapsed in love

And it looks like we might have made it,

Yes it looks like we’ve made it to the end”

To the End(La Comedie)是這首歌的另一個版本,La Comedie是這首的法文歌名,收在單曲Country House (1995)中,找來的是法國非常有名的女明星Francoise Hardy跨刀。Hardy性感慵懶的歌聲搭配手風琴欲走還留的尾奏,留下心碎的浪漫。

待續...

[刺青] Amanda Wachob - 皮層渲染的水漾藝術

cmmn snss

written by Mr.cliche

Amanda Wachob,最為知名的就是如同直接把藝術畫作完全真實呈現於肌膚之上的獨特風格,不僅能保有刷筆筆觸,水漾般的豐富色調也是招牌特色之一。成功地將刺青提升至純藝術的境界,也因為如此Amanda全球美術館邀約不斷,不論是The Met、The New Museum等紐約指標性藝術展覽館都可見其作品,更被票選為2015年前50位最具創造力人物。對她而言,藝術終究是藝術,畫布也好、皮膚也好,僅是不同方式的呈現,唯有掌握創作本質不受限於外在形式,才是藝術創作的真意。除了在紐約Daredevil固定駐點刺青創作外,Amanda也開放在布魯克林的個人工作室替客戶進行刺青創作,唯有如此才能讓客戶完全沉浸於純粹的藝術空間。

Amanda本為藝術攝影專業,從不特別受限自我的想法,唯一的目標就是從事藝術相關的工作,離開學校後在因緣際會下進了刺青店當學徒,同為藝術創作的一環讓Amanda很快地就沉浸於刺青創作,越來越投入並持續充滿著熱情。除了一直都對創造與觀察事物有很大興趣,攝影學位更是奠基日後創作的主要關鍵。擅長以雙眼捕捉任何事物的美感,也讓Amanda的創作沒有自我束縛的框架,刺青創作之餘,也發展純藝術的作品,更擁有源源不絕的想法想進行各式各樣與刺青創作有關的project,將刺青本身換個面向、格局擴大轉為純粹藝術的一環,模糊各式藝術的界線。

如同水彩般的鮮豔色彩和隨著四肢蔓延滑落的渲染感,將畫布的水彩繪畫完美和諧地轉移至肌膚之上是對Amanda刺青作品最深刻的第一印象。鮮明的非傳統風格刺青作品來自Amanda學習藝術攝影的銳利雙眼和長時間觀察鍾愛藝術家Hans Hofmann長方形組成的抽象畫風而得到的靈感,並以不受拘束的創作概念不停挖掘任何創作形式的可能性,終以無邊框的手法執行色彩豐富的水色渲染創作而聞名。正因為突破框架的獨樹一格,許多傳統風格的愛好者及藝術家對這樣的形態常抱以質疑的態度,顏色是無法有效率的留在皮層中、無邊框的創作無法經過時間的考驗很快就會模糊不清…等等,但創新與改變就是這樣誕生的,尤其是在最不應該有框架限制的藝術創作,反之Amanda也毫不在意這型態轉變下的雜音,持續以創新的視角進行更多從未被執行的刺青藝術相關project。

Amanda以刺青創作為概念出發,延伸出許多以此為核心的原創project,像是在皮革、水果等不同媒介展現藝術型態的本質。除了在情人節舉行以淡紅色簡單線條刺青創作象徵血脈的"Love Club"外,更廣為人知名的就是在紐約The New Museum與神經學家Maxwell Bertolero聯手以電壓及時間為主軸搭配刺青創作進行的原創藝術計畫"Skin Data"。23位參與者接受Amanda現場刺青創作,並運用進行刺青創作時的電壓及時間同步1:1透過Maxwell的技術轉換成以光譜色階組成的藝術畫作,並於New Museum定期展出。"Skin Data"等同於將肌膚的刺青創作轉換成數據並以不同的型態轉換成藝術創作,將刺青創作透過科技演繹融合出意義深遠的獨到創作。此舉成功創造話題並獲得藝術界一致的超高評價,也模糊了刺青創作與純藝術的界線,這正是Amanda想要打破一般人對刺青藝術刻版印象的初衷,並藉此將其提升至更純粹的藝術呈現,更以此展覽之收入捐贈支柱至當地的社福、藝術機構。而Amanda下次創作展覽的主題將會以Lichtenstein筆觸詮釋POP型態進行創作,現正廣招參與者,快想辦法報名吧!


Info : 

Amanda Wachob


 

[刺青] Duncan X - 反叛人生的黑白協奏曲,英國刺青傳奇Mr.X

cmmn snss

written by Mr.cliche

Duncan X,人稱Mr.X,英國刺青藝術界的傳奇人物,以old school綜合sailor與criminial tattoo氛圍建立起自身風格的當代刺青藝術指標,長達將近20年的刺青創作生涯不少現今活躍的新一代刺青藝術家都受到Mr.X的啟蒙。像是MxM就曾說過影響他開始刺青創作的三位傳奇藝術家就是Mr.X、Thomas Hooper和師父Filip Leu,Eterno更是認為當今最具原創性的刺青藝術家非Duncan X莫屬。自主創作的藝術家往往都是很主觀也很有個人意識的,能讓這樣人格特質的圈內人高度推崇,其原創性與藝術性可見絕非一般。而在英國老牌刺青名所Into You,Duncan X從草創初期就與創辦人、更是英國刺青文化始祖之一的Alex Binnie一同創作並將刺青文化推向主流,網羅各風格極端優秀的刺青藝術家像是Tomas Tomas、Jondix和Khan Tattoo以Into You為創作據點,最吸引這些優秀人才的莫過於能夠與這位刺青藝術傳奇一同概念交流、切磋創作。

Mr.X外表雖然放蕩不羈,但卻完全是把藝術內化在生活的人,除了刺青藝術家這個身分外,更是英國techno/dance曲風地下樂團Sheep on drugs的主唱。生活的一舉一動、人生觀等等都在一個既灑脫又有自己堅持的原則下浪漫的進行著,很多人也許會因為他的外表而認為就一個英國punk kids變老變成熟罷了,確實Duncan X的年輕時代可說是猜火車的真人版,過著極端且放蕩的底層人生,會開始進行刺青創作卻是在闖空門大肆破壞時見到一位有著刺青的11歲小孩而產生契機,對他來說那個時刻就像是見到了反叛意識的具象呈現,完全與自身的極端人生產生共鳴,也奠定了刺青蒐藏之路更開啟藝術創作的大門。但與Duncan X本人交談過後你會發現Mr.X真的不只是位藝術家更是個哲學家、對心理學與人類學無不涉略,外表與內在的反差衝擊絕對是當面交流的第一深刻印象,與其說外表像個老punk kids,CMMN SNSS更覺得Mr.X氣質帶著點中古世紀外科醫師與學者的綜合體,進行刺青創作的專注度真的不亞於手術執行。

Duncan X的風格來自於對經典事物的熱愛,從開始刺青創作一直在追尋的就是能重現sailor tattoo及criminal tattoo的經典魅力,也因此慢慢從中塑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也許乍看之下與一般old school大同小異,但細看Duncan的線條筆觸及不氾濫的創作題材都讓作品產生鮮明的識別度,一瞥就能知道出自Mr.X之手。對於黑白純粹的追求更顯執著,認為越成功的藝術作品往往來自其純粹性,Mr.X腦海裡創作的構思都是黑白灰所組成的,這方面與刺青藝術可說是非常的契合,也跟非常多熱愛刺青藝術的人一般,對於黑白單色刺青隨著時間慢慢褪色,慢慢蛻變出自身生命的獨特藝術性深深地著迷。而跟許多藝術家一樣,認為在人的身上留下永久印記是非常重要的事情,Mr.X一樣也是從不輕忽的執行著,但是這樣異常緊繃的狀況對於Duncan長年經驗來說已游刃有餘,就像自身內涵與外在的反差一般,Mr.X的刺青創作是會發自內心的注入人性與愛作為平衡,說來有些抽象,但不得不說Mr.X的創作就是充滿了獨特的生命力,也許就跟內外反差一般,Duncan已在這之間找到最完美的平衡點,就如同黑與白強烈對比卻又異常和諧的純粹美感般讓人著迷。

而Mr.X的極端外表跟深層內在的對比組合以及獨樹一格的刺青創作也讓他的客戶兼導演Alex Nicholson以他為題材創作了一支非常出色的專訪短片。運用極強大的後製手法將Mr.X身上的刺青蒐藏一點一點隨著訪談內容漸漸浮現,簡單純粹的張力呈現,搭配Duncan從前反叛人生的故事性,這樣完美的組合透過視覺強而有力的傳達給觀賞者這位刺青傳奇的反差衝突表徵和鮮明對比的創作意念,這支專訪影片更被Vimoe選為Staff Pick,在全球各地獲得熱烈回響。最近Duncan X受亦師亦友的MxM之邀每個月月初將在Sang Bleu London駐點創作,到英國旅遊的朋友不如就把Into You和Sang Bleu London作為另類的觀光朝聖景點吧,帶走獨一無二的專屬紀念品!


Info :

Duncan X



 

[音樂] Ben Klock- 霸氣卻深斂的Techno脈動

cmmn snss

written by Benjamin Lin

你可以盡情地隨之起舞,也可以找個角落安靜地聆聽,讓節拍流進血液中隨著心臟跳動。時而緊張,時而激昂,Ben Klock的音樂有著魔力,不同的欣賞方式,卻是同樣的心靈滿足。

Ben Klock來自德國柏林,同時身兼DJ、音樂製作人及音樂廠牌owner,主要音樂風格為underground Techno,暗黑且深沉。在層層堆疊出的音樂節拍掩飾下,其實有一個持續不間斷的,類似形而上學的幻舞思想主軸貫穿,衝擊著聽者的內心深處。

Ben Klock從2004年開始就在柏林的知名club – Berghain放歌,是相當受歡迎的DJ之一。不得不提一下Berghain這家club,就像Fabric之於倫敦一樣,想到柏林的舞廳就會想到它,同樣可惡的是想要入場也是需要排著長長的隊伍,經過門口無從拿捏的篩選標準才有機會進入一探究竟。Berghain由廢棄發電廠改建而成,一共有3層樓,每層有略為不同的主題,播放不同類型的音樂,裡面的舞客也是一個比一個有型。如果有機會到德國柏林,千萬要記得來一趟朝聖!

Berghain其實旗下有個叫做Ostgut Ton的音樂廠牌,發行的唱片類型皆以Techno為主,而Ben Klock的第1張個人專輯<One>也就是在此發行。除了個人的專輯,他的音樂更常出現在一些remix合輯和其他人的作品中,像是Berghain的混音系列等。而從<One>這張專輯中,其實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他音樂的獨特性,是很細膩、很悠美的,這點與許多的Techno DJ明顯劃出了區隔。

說到Ben Klock便會想要再介紹1位他的好兄弟(?)- Marcel Dettmann。同為Berghain駐場DJ,Marcel Dettmann也是相當著名的德國Techno音樂人,音樂風格較為強硬,工業感較來得重。他們兩人有多次精采的B2B演出,甚至曾經連續撥放長達10小時以上。彼此間配合的默契相當好,不會因為過長的演出時間而讓表演冷場,依舊能建構出相當完整的Techno絕對領域,喜歡這類型音樂的朋友千萬要去看他們的現場演出影片,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


[刺青] Eterno - 浪跡全球、經典old school重新演繹

cmmn snss

written by Mr.Cliche

Eterno,西班牙人,旅居於世界各地,藉著浪跡天涯的現代游牧生活於全球進行刺青創作,從義大利、德國、法國、瑞士、俄國等歐洲國家到美洲國家,甚至是南半球紐西蘭、亞洲首爾都能見到Eterno的足跡,因此又以Eterno Tattoo Nomad為自身之刺青藝術創作事業命名。Eterno以個人風格重新打造帶點新潮感時髦old school style,簡單卻讓人會心一笑的搶眼構圖,時而搭配螢光色系打霧點綴,可說是現今最受歡迎的old school當代化加強版,相信每個人都能在Eterno的刺青創作中找到滿意的創新題材。而喜歡雙手創造事物的個性也讓Eterno在刺青創作之餘自製別具個人風格的飾品配件,全手工製造配上Eterno設計的經典old school創作,實在很難讓人抗拒蒐藏。

對生活中各種事物都充滿好奇,從單車、機車、漫畫、電玩、郵票、滑板、塗鴉等次文化更是有著濃厚的興趣,90年代強烈的視覺影像革新帶給Eterno很大的衝擊,也影響著現今的創作風格。Eterno一直對自己動手創造非常熱衷,舉凡手工改造機車、金屬工藝、飾品配件無不專研,也因為多方的興趣,Eterno從青春期開始就不停將自己的日常時間壓縮的淋漓盡致,一直過著緊繃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模式也多虧於父親從小的耳濡目染,加上長久的習慣與對自我的高要求也讓Eterno對這樣的生活模式甘之如飴,持續地努力付出這也是造就其傑出創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創作的生活模式持續在進行著,而一直希望擁有一個刺青在身上的想法從來沒停過,就這樣憑著對刺青藝術的熱愛並持續著繪畫創作而發展出現在看到Eterno新世代的old school經典。而不停將自己推向顛峰,持續督促自己的習慣隨著時間更加強烈,這也是為什麼Eterno選擇了在世界各地旅居的生活模式,是對自己的一個挑戰,也是對自己創作熱情最大的動力及刺激,能這樣持續不斷地成長是Eterno所追求的,根本而言Eterno就是喜歡緊繃密集的生活型態,一刻都不得閒的進步。

一系列成長時期的喜愛元素影響,Eterno的刺青創作完完全全反映自身喜好,創作題材五花八門,其中又以骷顱頭及外星科幻創作為大宗,另外像是復古電玩的元素,有點類似魔宮帝國的角色創作充滿濃濃的90年代感,而諷刺政治及社會現象的元素也不少見。而眾多創作中又以牙齒系列最為吸睛,簡潔又搶眼,甚至搭配quote最為經典。除了整體皆採用簡易的線條勾勒溝圖,Eterno本身畫作就充滿濃厚的個人風格搭配獨特性十足的創作原色,時而搭配螢光色的反差打霧,讓Eterno的作品在現今old school style風行的時代仍然以超高的識別度成為新世代的old school style經典之一。能保有這樣的原創性除了不停地鑽研、探討自身喜愛的事物外,Eterno也刻意地避免被其他刺青藝術家的風格影響,因為Eterno認為現今屬於完全原創的刺青藝術家已所剩無幾,唯一的例外就是Mr.X,Eterno認為Mr.X是現今原創性最高的刺青藝術家之一,當然Mr.X也是當今泛old school style數一數二的代表人物之一,而Eterno的創作理念也與Mr.X的原創精神略為相似,Eterno實質上可以說是Mr.X原創精神的延續,再次將old school style推向新一世代的層次。

熱衷於藝術創作的Eterno,除了刺青創作外,其他形式的創作也是持續進行著,除了加入知名刺青藝術網站Swallows & Daggers高端刺青藝術蒐藏書的藝術家陣容,更以拿手的繪畫創作封面設計,與先前介紹過的MxM一同在其Sang Bleu刺青名所展開展覽活動。而Eterno熱愛的手工創作也是持續進行著,除了推出不少純手工的金屬飾品配上Eterno招牌創作圖示,其中全手工焊製的Zippo打火機配上Eterno經典骷顱頭設計更是讓人著迷。相信不少朋友看到這,也開始期待Eterno下次到首爾的駐點行程,但可惜的是Eterno 2016年的booking已經全滿,還是持續關注Eterno看能不能撿到意料之外的cancellation!




 

[刺青] Scott Campbell - 名人加持、躍上主流文化的當代傳奇藝術家

cmmn snss

written by Mr.cliche

Scott Campbell,美國東岸的傳奇當代藝術家,也許你沒聽過他的名號,但你一定看過他的作品,不論是刺青創作或是藝術展覽,甚至是自身去實踐的行為藝術。Scott是東岸、紐約最具名氣之一的刺青名所Brooklyn的Saved Tattoo創辦人,不論是先前介紹過的Thomas Hooper或是MxM都曾在此駐點,旗下藝術家人才濟濟,可說是東岸紋身的最佳選擇。曾創作的名人不計其數,像是Kanye West、Heath Ledger、Penélope Cruz、Marc Jacobs、Orlando Bloom、Sting、Robert Downey Jr.等,加上影視名人妻子Lake Bell的加持,Scott Campbell可說是以刺青藝術站上主流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再加上Scott過人的藝術天份,不論是以大量紙鈔為創作題材,抑或是在監獄、路邊以bic原子筆和電池當場自製刺青器材創作,甚至在去年進行完全無溝通、甚至以完全不露面的驚人方式在23位客戶身上免費創作。這些創作概念都在在證明Scott Campbell不只是一時運氣好,而是真正以創作才華征服主流審美觀,成為這個世代少數成功跨界的藝術家之一。

從紐奧良、德州、舊金山,最後在紐約布魯克林落腳,Scott在德州放棄了大學的生物化學專業,跑到舊金山跟臭味相投的嬉皮年輕人混在一起,起初Scott只想成為醫療書籍的繪畫藝術家,而舊金山的藝術活力讓Scott慢慢追求無拘無束的藝術創作生活,再加上一直都對所有形式藝術非常有興趣,刺青創作就是他開始接觸、創作藝術的其中一個最初的環節。探尋著人們刺青的動機和心靈層面的意義,讓Scott認為刺青創作本身的藝術性非常吸引人,而更讓人著迷的是那種浪漫又危險,充滿犯罪感的人生,只需要帶著機器和大把鈔票,明天出現在任何地方都讓他怡然自得。在創立Saved Tattoo之前,這樣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非常讓Scott著迷,旅行帶給Scott充沛的心靈和創作能量,以為會就這樣居無定所一輩子,但到了紐約,一個即使長時間居住,每一天都還是能感受到旅行體驗的神奇城市,Scott決定在這開始早已成熟的刺青事業。Saved Tattoo的開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也是Scott Campbell的刺青創作、甚至是藝術創作開始像有機體一般擁有自我意識茁壯的一個瞬間。

Scott Campbell的刺青創作不同時期各種風格皆有涉略,文字、幾何、素描寫實無不拿手,共通點在於細緻的線條與充滿細節的精緻構圖,最為知名的元素莫過於手繪字體、羽毛、玫瑰與骷髏頭。而Scott對各種風格的藝術形式都非常喜愛,這也是Scott從沒針對任何一種風格大量創作,反而是依據客戶的要求加上自身的美感去轉換呈現,刺青藝術對Scott而言就是一種型態的呈現,風格而言都是藝術家自設的框架,但對他而言藝術就是藝術,不需要特別以風格定義,而是以時代、人們的美感來決定藝術的走向,這才是僅屬於這個世代,Scott Campbell這個世代的當代刺青藝術創作。

而Scott Campbell除了刺青創作驚人,當代藝術創作也是不容忽視。從第一個紐約solo展覽”If You don’t Belong, Don’t Be Long”,每座雕塑皆以無數疊的一元美金拼湊,再進行3D切割,不論是諷刺意味的文字呈現或是骷髏頭,如此原創性十足的藝術創作,都讓人大開眼見,也是Scott Campbell最廣為人知的裝置藝術之一。再者由Marc Jacobs牽線合作的Louis Vuitton系列創作也在在展現Scott多方才氣。爾後 Scott更深入墨西哥監獄並實際在監獄進行為期兩個月的”Things Get Better”藝術創作,用膠帶、吉他弦、錄影機馬達、打火機、甚至是塑膠叉子進行刺青創作,呈現出監獄人生的真實一面,在那裡刺青不是藝術,刺青是一種人性需求,遠遠超越於藝術的美感,是更高層次的價值呈現。近期Scott Campbell在紐約Milk Gallery進行最新藝術創作”Whole Glory”,在展內牆上的一個洞裡,幸運的23位參與者將手伸進洞裡,在沒有任何交談、視覺接觸、甚至是任何的溝通下完成一個隨機、由Scott Campbell完全主導的刺青創作。背後的創作理念是關於信任、存在、自我認知與藝術的深層探討,挑戰著完全主觀的自我意識,就如同Scott Campbell所說的,他一點都不在乎自己的身體,身上當然也有非常糟糕的刺青,但這一切都是Scott的一部分,人生的一部分,這樣的組成就是Scott Campbell,每個人都該有這樣的觀念或著說是勇氣來誠實的面對自己、甚至是人生的任何事情。


Info : 

Scott Campbell



 

[音樂] PULP - 荒謬世界中的搖擺靈魂 (上)

cmmn snss

written by Benjamin Lin


第一次遇見Pulp是小時候在MTV頻道看見”DISCO 2000”的MV,那時不懂什麼叫做搖滾樂,心裡想著這就是首頹廢輕快的流行舞曲,卻莫名在青春的腦海烙下印記。而長大後才發現,Pulp一首首歌都是記錄成長幻滅的惆悵之詩。

1980年代,Pulp推出過兩張專輯及八首單曲,惜未為大眾注意,直至1994年發行的專輯<His 'n' Hers>,才開始在英國獲得注目,繼而發行的<Different Class>才真正大紅大紫,接下來的<This Is Hardcore>,更站上了英國專輯排行榜第一名。要說Pulp為何如此特別,因為就像是裹著霓虹糖衣的警世苦藥,乍聽之下歡樂的旋律,卻倒映現實社會的無奈。

主唱Jarvis Cocker年輕時面孔蒼白瘦削,憂鬱的文青儀態令人難以捉摸,可當他穿起緊身恤衫和西褲站上舞台,卻充滿不羈搖滾精神。他總是一貫跳著滑稽幽默的舞步,以自信的姿態盡情嘲弄這荒謬世界。在每首Dsico旋律,搔首舞弄節拍中,吶喊著鬱悶人生的不平之鳴,在當時甚至被奉為英國新無產階級向中產階級挑戰的宣言。

<Different Class>裡經典的”Common People”中,講述了一個有錢希臘女學生渴望追求普通人生活的妄想。Jarvis Cocker用淡淡筆觸描述了他和這個希臘女孩的對話,想要變得平凡就讓生活變得庸俗,試著和普通人跳舞、喝酒、生活, 「You’ll never watch your life slide out of view,and dance and drink and screw because there’s nothing else to do。他們對生活漠不關心,歌唱跳舞尋歡無度,因為他們無所事事。」電子鍵盤、吉他綴以弦樂點綴,收放自如的DISCO節奏配上怪裡怪氣的敘事唱腔,動感詼諧中讓你對人生無奈會心一笑。誰料到放蕩派對結束後的寂寞,卻只加深明日來臨的恐懼。歌詞最後「I want to live with common people like you」成了一種最深刻的嘲諷,借問到底誰才是common people?

接下來的”This Is Hardcore”一曲以大量的弦樂及實驗性合唱手法,且MV以艾迪伍倫電影般喜劇開場,營造出了尖銳的高潮感。成人世界裡慾望橫流,人們總是假裝純潔卻曝露淫蕩,邪惡和情慾才是最真實的浮世繪。 「here comes the hardcore life」男女赤裸裸地在聚光燈下盡情肉搏,演出情慾電影並不可恥,因為每個人心中期待進入也渴望被進入「I wanna make a movie so let's star in it」,不如拋開世俗眼光,朝禁慾投降。

Pulp除了舞曲也有情感濃烈的抒情歌,這首Great Expectations(烈愛風雲)的插曲”Like A Friend”,是情人還是朋友?想愛又不敢愛的惆悵在Jarvis Cocker頹廢的嘶吼中令人心碎。「You are the last drink I never should have drunk.You are the body hidden in the trunk.」如果可以多想把你的屍體藏在後車廂,病態的浪漫佔有。「Like a film that's so bad but I've gotta」告訴你愛情就是即使結局再爛,也要咬牙看到最後,換來一身遍體麟傷。

待續…


[刺青] Thomas Hooper - 多層堆疊、視覺錯視,技藝入魂的曼陀羅巨擘

cmmn snss

written by Mr.cliche

Thomas Hooper生於英國,刺青創作經驗豐富,尤其擅長多層次堆疊的視覺錯視並搭配曼陀羅圖騰構成大面積刺青創作,骷髏、玫瑰更是Thomas的拿手元素,全球不計其數的刺青蒐藏家不論作品為何,都想被Thomas Hooper紋上一塊,哪怕只是一個小角落而已。若能有幸蒐藏到Thomas的作品,當然創作內容也相對地沒這麼重要了,因為Thomas Hooper就是Thomas Hooper,出自其手就已經代表一切了。從英國、日本、紐約,最後選擇美國德州奧斯汀以Rock of Ages Tattoo作為長期創作的地點,讓全球蒐藏者不計代價聚集在這座城市,在四年前紐約長駐創作的預約詢問除了已經不開放新客戶預約外,擁有作品的客戶waiting list早已排到兩年半之後,想必現今更為驚人。另外加上同業刺青藝術家對其匠人般執著的態度及純青的刺青技法高度景仰,Thomas Hooper可說是刺青創作界樹立標竿的活教材。

Thomas Hooper從小受藝術家的母親和音樂家的父親薰陶影響,培養了獨特美學天分,但在念書時選擇了截然不同的機械工程為主修,也進而從事相關行業。這樣朝九晚五的生活並不適合Thomas,唯一得到的好處就是賺更多的錢,但是對他而言完全喪失了生活的意義,因此Thomas離開了職場後在母親的建議下再給了藝術一次機會,從攝影、動態影像、設計、出版,最後再度接觸了藝術基礎學,從中探索自己,同時也在身上刺了第一個刺青,便開始鑽研這項技藝。Thomas將從小渲染的美學概念、學校習得的藝術基礎和自己有強烈興趣的刺青創作在腦中融合重組,並且在取得繪畫的學位後,在刺青經驗豐富的老手Jim macAirt引導下,Thomas在英國Good Karma、Frith Street Tattoo逐漸發光,終將踏上成為藝術創作巨擘的道路。

Jim macAirt對Thomas不論是技術或是想法都有很大的啟蒙,也是Thomas會如此專注於刺青創作的主因。Jim不斷地提醒Thomas,刺青能帶給你非常多實質或非實質的東西,不論是名聲、金錢、創作靈感、不同風格的學習吸收,但最後你能帶給刺青藝術甚麼?這也是Thomas不停在思考的,也是不斷要求自己精進的原因。他謙虛地認為因為自己天分不足,只是不斷再一直重複相同的事物直到做好罷了,但事實也證明下這樣的苦心也讓Thomas Hooper在點陣刺青擁有驚人的技術,多次聽到不少刺青師對Thomas的刺青技藝佩服萬分,不論是超多層次的深度堆疊或是精細精準的點線切割,每每只要Thomas在店內創作必定圍滿了人在旁邊觀摩甚至是討教幾招,Thomas Hooper絕對是這年代技術派的第一把交椅。會喜歡Thomas作品的不僅是本來就愛好刺青的蒐藏家,更多的是對刺青並不是那麼熱衷,但卻被Thomas作品的藝術美感吸引,這跟少數知名刺青師一般將非主流的刺青藝術推廣到更高的層次,是以藝術性打破文化、世代的藩籬,讓世人看到不同形式的美感呈現。

Thomas Hooper的作品以充滿宗教元素的神聖幾何、曼陀羅與部落圖騰反覆交錯混合而成,在大面積的覆蓋下以不同刺青技法專注堆疊出多層次空間感,遠觀的視覺錯視和近賞的精緻細節都廣受刺青藝術家及蒐藏家的推崇。而Thomas各式作品元素下骷顱最為常見也與其淵源最深,在念書時就常以骷顱為練習繪畫的樣本,對骷顱的創作可說是爐火純青,在意象方面也帶給自己不論是人生觀或是創作意念很大的影響,除了領悟到世界萬物其實都存在於每個人腦袋中的想像裡,每個人的骷髏頭就是一個宇宙,更體會到生命的有限及存活意識下的支持是如此的脆弱,也藉此帶來豐沛的創作靈感,更讓Thomas時時警惕自己努力不懈。

而曼陀羅創作則是受到師父Jim的影響,在認識了西藏與佛學文化後,精神上經歷了豐厚的情感渲染,再加上宗教圖示反覆交錯組合的層次變化與深厚的含意,更加為之著迷。曼陀羅不僅象徵了和諧與平等對稱,像是生與死、光與暗、冷與熱,也多包含自然界草木花樹等元素,象徵著新生與豐沛的心靈能量。形狀多以圓形伴隨著四大象徵點,指向著東西南北,也代表著四季及水、火、土地、空氣等四大自然元素。圓形的圍繞則是無限與包含環繞的概念,能藉此凸顯聚焦,而Thomas多藉此在這之中以多重技法層次堆疊,營造出環抱圍繞著深度與無限意象。這些元素都是Thomas常使用的,也常見於宗教圖示中,更傳達出Thomas的核心創作理念,人性、內在與自然靈氣的相互契合,有這麼些禪的概念在其中。

反覆堆疊、層層交錯也是Thomas Hooper獨一無二的作品特徵。Thomas使用深淺不一的黑色調及皮膚淺色對比搭配熟練的點陣刺青手法,可製造出六七層或者更多的視覺錯視,這點一直也都是刺青藝術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在New York Adorned及Saved Tattoo有機會見到Thomas創作,每每造成刺青藝術家圍觀,無不瘋狂議論也不停地向其切磋想法。而Thomas也最擅長反覆且精準的執行刺青創作,想起在紐約時MxM創作我的backpiece前總會先安排到Thomas那接受一到兩小時的session,實際觀看到進行中作品的細膩感真的很難用筆墨形容,創作進度也是極小區塊分批進行,當下真的很難想像成品竟然會如此精細,MxM胸口菱鏡折射的孔雀和leg sleeve的動物頭骨現在看來都成了Thomas的代表作品,實在讓人羨慕不已。當然這樣用心專注的匠人精神也讓爭相模仿此風格的刺青師們始終無法創作出Thomas手法的作品,實質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Thomas Hooper的作品確實是如同人體上的藝術品一般,能讓人看上許久也不厭倦,就像美術博物館內的名師化作一般,每每觀賞都能有不同的體會。

lindas-legs-tattooing-by-thomas-hooper-007-july-14-2011_large.jpg

除了刺青創作外,Thomas對藝術的涉略廣泛,也進行了其他形式的創作,不論是繪畫、印刷、服飾甚至到出版多本刺青藝術書籍都廣受歡迎,也不時在各大都市gallery展出,不折不扣是一位全方位藝術家,刺青創作僅是其中一種形式的呈現罷了。第一次見到Thomas的作品後就開啟自己的刺青蒐藏之旅,說也算是淵源頗深,畢竟這樣獨一無二的藝術感相信對刺青沒有特別偏好的朋友也是會被純粹得藝術美學吸引吧!若有機會能接觸Thomas Hooper的作品或是非常幸運的能蒐藏上一個piece,那真的可說是此生無憾啊!Thomas也曾經創作在台灣的朋友身上,有機會也跟CMMN SNSS分享一下吧。


Info : 

Thomas Hooper



[音樂] Moderat - 電音雙傑金剛合體

cmmn snss

written by Benjamin Lin

講到電子音樂,很自然就能和德國聯想在一起,而被連結起的記憶,往往也是如工地機械般的冷調強硬節拍。不過Moderat這個有趣的德國電音組合,在硬派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拓展了電子音樂柔和的靈性。會說他們有趣是因為Moderat其實是由Modeselektor和Apparat兩位雙傑所組成,而名字也是各取其前後所組成(真偷懶)。

Modeselektor是Gernot Bronsert及Sebastian Szary組成的雙人組合,曾混製多首Radiohead的歌曲包括”Good evening mrs. magpie”等頗受好評,也曾一起tour演出過。而Apparat是由Sascha Ring化名,曾經是舞曲廠牌Shitkatapult的老闆之一,音樂風格多元,有時甚至帶有R&B或是搖滾的感覺。而雙傑合體後,融合彼此優點帶來更具深度的音樂層理那便是Moderat了。

Moderat第一次金剛合體是在2009年時,於德國電音女魔頭Ellen Allien的廠牌BPitch Control下推出了同名專輯<Moderat>。這張專輯不得不提”Porc#1”和”Porc#2"這兩首緊密交織的連綿樂章,循序漸近的將悠柔轉進激躁,絕對是經典。另外還有”Seamonkey”和”Rusty Nails”這兩首也都是給人很夢幻的漂浮漫遊感覺,完全不像來自德國的電子音樂。

而今年4月Moderat最新專輯<III>整體給人感覺更加成熟,Minimal和Ambient的氛圍更加凸顯。像開門曲"Eating Hooks”甚至帶有點騷靈感,絕對是適合成熟大人搭配著葡萄酒一起服用XD。

Moderat在現場演出時的完美聲光結合,常常也是大家津津樂道的部分。現場演出中音樂內容的表現自然是重點,但若佐以宛如視覺藝術般的影像效果,整體的體驗絕對是更上了好幾層樓。Moderat長期和德國一間知名影像公司pfadfinderei合作,在他們2013到14年間的”Moderat II”巡迴就是由pfadfinderei一手包辦,透過立體三次元的空間設計,讓影像的表達變的更多層次,同步地讓音樂化為神奇的能量波穿透到四處。當然也有幾首歌的mv像是”Last Time”和”Reminder”也是他們的大作之一,有興趣的朋友請看這裡了解更多。

另外Moderat的專輯封面還有許多相關的美術設計,其實都來自一位漫畫家Charles Burns之手。他的音樂相關作品很多,包括了Iggy Pop的<Brick by Brick>專輯封面也是他的作品。這種美式漫畫帶有點詼諧的風格,其實和Moderat挺搭的,暗示了他們對於音樂的玩心和創意。


[刺青] Chaim Machlev - 天賦感召的點線交融

cmmn snss

written by Mr.cliche

Chaim Machlev,現居於柏林的以色列人,擁有自己的刺青創作所Dots to Lines,就如同字面上所看到的,點與線的結合創作是Chaim非常拿手的。Chaim的點線創作可以說是同類型創作的頂尖代表人物,雖然如此相信還是有不少同好對這突然竄起的刺青藝術家感到陌生,畢竟雖然Chaim的作品讓人驚艷又獨樹一格,但Chaim的刺青創作資歷卻僅是從2012年開始的。更驚人的是突然轉行的天賦引導讓他發展出過人的藝術創作熱情與探討藝術本質的專注深意。進行的點線創作常被歸類於幾何刺青,但Chaim更想形容自己的是自成一派的風格,無法被定義、無法被分類的現代刺青藝術。

"Chaim原本是在以色列著名電信資訊公司的IT主管,擁有讓人稱羨的社經地位,在轉而進行刺青創作前對刺青可說是完全的陌生,也從來沒有想要刺青的念頭,生活中沒有任何藝術創作的嗜好,在因緣巧合下有了人生的第一個刺青,被刺青的體驗讓Chaim就像是開悟了一般,下定決心不顧一切一定要成為一名刺青藝術家。刺青的經驗帶來的心靈衝擊一直圍繞在Chaim心裡,刺青是一種能觸發各種深層情緒的身心體驗,讓痛、幸福、滿足、信任、希望、愛、恨都能巧妙融合在一起的複雜感官。而能讓一個人完全信任的接受刺青創作、讓自己的身體任他人改變,這樣最誠實的特別時刻是深深震撼Chaim的,這樣把自我放下、用藝術療癒身心的創作也是他拋下充裕物質生活的主要理由。在沒有任何人能理解的狀態下,賣掉所有家當,獨自前往從沒去過、也沒任何想法的柏林拜訪所有標記下的刺青店逐一詢問是不是能讓他學習刺青的技術,沒有作品集、任何經驗下,經過三個月的努力才終於在一家規模不大的刺青店得到換宿的學徒機會。 

刺青對Chaim來說就跟其他藝術無異,都是針對人的感官創造出原創且獨特的美感刺激。在開始刺青創作後Chaim花了一年的時間在印度探索自我並且吸收佛教文化,更深層的注入靈性的概念在藝術創作之內,創作理念更加成熟。Chaim認為在他人身上進行刺青創作是非常獨特的身心體驗,也認為刺青創作應該是極度專注且在不被打擾的狀況下進行,以確保客戶與創作者間能保持最親密的狀況、最完整的心靈交流。為了能讓這樣的體驗保持正面的能量感,Chaim一天只在一位客戶身上進行創作,並且從不參加刺青博覽會這樣的場合,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創作的水平,極度專注地做出最好的作品。Chaim刺青創作的過程從擁抱開始也從擁抱結束,讓客戶與自己都沒有時間的壓力、純粹地讓拋開自我與煩惱單純的享受藝術薰陶,這樣的誠實時刻正式Chaim創作出獨一無二作品的關鍵。" 

精簡的點與線條組合是Chaim30歲以前IT背景的面向投射,而精緻的曼陀羅圖示則是30歲後心靈層面的自己,這是Chaim的人格寫照也是藝術創作的核心概念。大面積的線條創作一直是Chaim的拿手好戲,遠看可以一窺線條遊走全身的氣勢全貌,近看卻能感受到線條與線條間的躍動與留白的空間感,唯有這樣的簡單設計並且追求細節的極致才能讓這樣的作品不論經過多少時間仍不過時,這也才是真正貼近藝術本質的創作。Chaim多為free hand當場在客戶身上創作,因為人的身體並不對稱,事先準備大面積的點線創作往往不符合效益。而量身訂做的點線創作更是如此,唯有實際模擬作品在身體上的結合才能創造出真正有靈魂的作品,這也是Chaim將冰冷線條注入靈魂的秘訣。畢竟僅有點與線構成的簡單設計如果無法顧及這點的話,就變成是毫無意義的多餘點綴。而作品本身始終圍繞在永遠不會過時的黑色,Chaim極盡所能就是想創造出最貼近藝術本質的經典設計,這也是為什麼定義自己是屬於自成一派,無法被定義、無法被分類的現代刺青藝術。 

刺青創作之餘,Chaim也支持不同類型的藝術創作,像是參加以慈善為出發的Project24,分享一天的刺青創作來進行募資,抑或是支持同為藝術創作的影像工作者,讓藝術家跟拍他一年的時間,將Chaim人生充滿勇氣的轉折能鼓勵更多人聽聽自己心裡的聲音,追求自己所好。Chaim還在影片開玩笑地說,"如果他這樣一個IT產業工作者30歲之前都跟藝術沾不上邊也能成為一個刺青藝術家,還有甚麼夢想是追尋不到的?你要做的就是開始嘗試然後為這個夢想努力!如果不這樣做的話,還有甚麼值得你去努力的呢?"


Info : 

Chaim Machlev

另外Chaim Machlev也會在巴薩容納的LTW及蘇黎世的GIAHI兩家刺青名所創作,旅行的時候別錯過了。


[音樂] Spector - 來自倫敦的搖滾潛力股

cmmn snss

written by Benjamin Lin

必須承認,有時候就是需要一些復古的快速節奏來衝擊一下腦袋,踩著舞動旋律,將自己從機器般的日常生活中脫離。在Spector身上似乎可以看到The Strokes那股後龐克身影,爽快的節奏不停地敲擊著我們激動的內心。特別的是他們的歌曲又兼有點新浪潮的感覺,不時融合了Disco和Synth- pop的元素,再透過主唱略帶磁性的復古唱腔演繹,直叫人不自覺地舉起雙手跟著擺動。

從曲風或外型來看,不難想像Spector是來自英國倫敦,而他們的走紅和英國BBC其實有很大的關係。在2011早期活動時曾受邀至BBC的廣播節目上演出,獲得觀眾熱烈的好評,隨後也被提名為BBC sound of 2012候選之一,所以BBC幾乎可說是他們這一路發展的幕後推手。

我們第一次是在2012年時,看到Spector做為Florence and the Machine暖場團的表演。他們在舞台上給人的印象很鮮明,而且所有的表現完全沒有像新團那般生疏的感覺,非常的老練。這部分可能要歸功於主唱Fred MacPherson的經歷。他曾經待過Les Incompétents 和 Ox.Eagle.Lion.Man.兩個團體,對演出自然不陌生。另外他也算是瘋癲型的表演者,而且也蠻愛講一些有的沒的垃圾話(感覺是和Jarvis Cocker同類型),很容易就和台下打成一片,將觀眾的情緒帶到高點。

Spector的外型十分英倫風,時常以花襯衫加窄身西裝的造型出現,所以可能因此英國的服飾品牌Topman便曾與他們合作一個叫做OPENSHOOT的project,讓歌迷們提供想法及創意,來決定單曲”Kyoto Garden”的音樂錄影帶該如何拍攝及呈現,最後的成果也真的公開在TOPMAN TV上面。

從2012至今Spector共發行2張專輯,分別是<Enjoy It While It Lasts>和<Moth Boys>,除了自身的tour外,也參與了許多知名團體例如Maximo Park和Suede的暖場巡迴,再加上在英國Reading&Leeds Festival及Glastonbury的演出,他們的際遇其實是令許多人羨慕的。雖然吉他手Christopher Burman在2013時離團導致原先的5人團體變成4人,但似乎不減他們的魅力,不知道能不能像”Chevy Thunder”歌中所唱: I'm riding, I'm riding as fast as this car goes那般成為英倫的新勢力持續飆唱下去。


[旅行] 深夜在九份數樹 - 私宅 ● 數樹

cmmn snss

Written by JT


印象中的九份,是什麼樣的地方?對我們來說,第一印象大概就是老街 - 一個充滿芋圓的地方吧。第二印象就是外國人很愛去,好像假日就會大塞車跟很多旅行團。更浪漫點的就是從悲情城市所呈現出來那種霧霧的特有感覺。對於大多數的台北人而言,或許有千百種理由去拜訪九份,但是過夜可能從來就不在選項之中。

入住的這天,我們與管理人相約在老街的盡頭。約定的地點,看似不特別,也沒看到我們的民宿,正當我們覺得疑惑為什麼要約在這時,管理的先生剛好到了,便帶著我們從旁邊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路往上走,說真的,沒有人帶真的很難找。沿著一個樓梯往上走了幾分鐘,便看到數樹這棟兩層樓的房子 - 看起來舊舊的,被樹環繞著。

位於一樓的SPA房。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骨董櫃子,以及一個遠從法國訂製來的銅製浴缸。一樓的地板及牆壁都保留了水泥原味,搭配上木製的舊式櫃子以及椅子,配上許多精巧的裝飾品 - 很難說出是什麼風格,可是搭上非常特別的銅製浴缸,真的很特別。在這邊泡澡更是享受!

而位於二樓的臥房則是一個很完整的一房一廳。主要入口是古董的木門,應該是這個房子最原始的設計(從裡面還是用卡榫鎖上,很酷)。大門旁邊是一張工作桌配上手工的皮革椅,上面放著住客們的留言本。窗邊則是鋪著墊子,住客可以輕易地躺在窗邊看書,也順便享受整片玻璃窗外的海景及樹海。另一個特別的裝置則是在床邊的古董櫃子上有個B&O的老式收音機。試想一下,夜晚在此看著書,配著一杯紅酒,外加上聽著從老式收音機放出來的音樂(那種帶著一點“沙沙”聲音),偶爾抬頭看著窗外搖曳的樹以及北海岸的美景 - 這完全不存在於印象中的九份。

台灣的民宿有成千上萬間,相信大家都有住民宿的經驗。而打著不同風格的民宿更是不少 - 不管是裝潢上強調不同風格,或是建築物本身就很有特色。但是,數樹絕對是第一個讓我們感到特別的民宿 - 沒有特定的風格,整體而言,卻是一個台北人完美的weekend getaways的好地點。

數樹

https://www.facebook.com/ShuShuhouse


 

[刺青] Thieves of Tower - 人體畫布的建築大師

cmmn snss

written by Mr.cliche

Thieves of Tower由刺青藝術家Houston Patton及創意總監Dagny Fox聯手創立,以原創十足、帶點黑暗氛圍的大面積中世紀城堡/建築設計和巧妙的置放於人體呈現而大受歡迎,成功樹立了品牌風格。Houston的豐富經驗和過人藝術天份,不僅在刺青創作才氣縱橫,筆墨繪畫及街頭塗鴉都能見到其原創設計。而Dagny的創意規劃甚至是參與Houston作品設計,催生了Thieves of Tower這樣獨特的設計組合,並且訂定出明確的發展方向、架構及格局,著眼於未來,確實勾勒各階段創作樣態,讓創意不受框架拘束、與時俱進。兩者巧妙的搭配,完美融合技術和創意在血肉之上重現讓人驚艷的經典建築美學。

Houston Patton原居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現於舊金山刺青名所2Spirit Tattoo創作。在刺青創作上經驗豐富,超過十年的職業生涯可說是各種風格皆有涉略,而在繪畫/畫作更是有著深厚的根基,不論傳統風格、oldschool經典、幾何對稱,各畫派風格皆能駕馭自如。也因為這樣扎實的技術基礎,讓Houston在Thieves of Tower創作出集大成的獨特風格並能快速構成複雜的建築結構。Dagny Fox,Thieves of Tower的催生者,本身即是創意視野廣泛、現代美學敏銳的企業家。在Thieves of Tower的projects規劃、方向擬訂、架構設定、宣傳行銷計畫上下足功夫,並注入本身美感天賦與Houston一同激盪出雙人加乘的品牌風格,不得不讓人期待全盤規劃的Thieves of Tower未來藍圖。

鮮明的線條、扎實的全黑上色構成些許巴洛克、些許哥德風味的全景高塔/城堡建築是Thieves of Tower的品牌標誌。錯綜複雜的交錯高塔和線條分明的主建築結構融合而成的全景構圖深深讓人著迷,而暗黑氛圍環繞的教堂、夜色和半月型彎月也充滿了故事性。營造的創作筆觸類似轉印雕刻版或是貝殼雕刻,黑白分明的上色手法充滿張力與氣勢,若不細看還真以為是顏料創作或類似印度henna的繪製。此類風格以大面積、寬廣格局的方式呈現最為合適,因此Thieves of Tower在刺青作品的置放上也費盡心思。不自己設下框架僅挑選大面積的肌膚創作,反倒常以四肢為主軸,呈現出合併即展現全貌的新穎作法。除了能巧妙地利用有限空間,還能營造出創作亮點,這樣的細膩設計實在讓人驚艷。品牌本身更代表著不斷演進的藝術里程碑之一,Thieves of Tower就是想以此定義專屬於自身的當代刺青風格,將中世紀建築經典重新於肌膚上堆疊,重回黑暗時代一般的華麗細緻。

Thieves of Tower作品出類拔萃,很快就被Roxx網羅至其舊金山刺青名所2Spirit Tattoo,相信Houston在與Roxx共事之下必定能激盪出更驚人的創作火花,也期待Dagny籌劃的未來布局與projects走向。想在自己的tattoo collection蓋上Thieves of Tower的高塔城堡可能跟真的北市房產一樣耗時破財,但帶給你的藝術性及美感可是無法比擬的,豪宅夢就在自己身體上實現吧!




 

[音樂] Yndi Halda - 十年之後,再次捎來了祝福

cmmn snss

written by Benjamin Lin

10年,除了情人淪為朋友外,還可以完成什麼事? 來自英國Canterbury的post rock樂團Yndi Halda,在2006年推出首張專輯後,直到2016年3月才再發行他們10年磨一劍的第2張依舊悠美專輯<Under Summer>。

英國可能不會是我們第一個聯想到的post rock樂團發跡地,總感覺在這片土地上缺少了點宏偉壯大的磅礡感,若是梳起油頭穿著西裝外套唱著復古陰鬱歌曲的畫面還比較容易想像。不過James Vella在2001年時,與吉他手Jack Lambert、Bass Brendan Grieve,和演奏小提琴及鼓手的Daniel Neal和Oliver Newton,在英國組成了Yndi Halda,其完整細膩的音樂表現,顛覆了許多人的印象。Yndi Halda是古Norse語,為以前北歐一帶的語系,其代表的意思是”Enjoy Eternal Bliss”即感受無盡的祝福,也正是他們第一張專輯的名稱。與其說是專輯用EP來稱呼或許更為恰當,因為只收錄短短的4首歌,但每首歌可都是長達10幾分鐘的詩情畫意。

講到這種類型的長詩級歌曲,就會想和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比較。GY!BE貴為暗黑後搖帝國之王,展現出的是彷彿將人吞噬強暴的強烈悲壯,而Yndi Halda則較為溫柔婉約,像天馬騎士般,隨風輕撫過你我的雙頰。他們在歌曲中加入了較多的小提琴旋樂,搭配上時而轉進的厚重吉他音牆,細膩但不嬌作,有時甚至有點progressive的感覺,往往在歌曲到了結尾時帶人進入悠然之境,直叫人回味。

經過了這麼多年,Yndi Halda這次藉由<Under Summer>這張專輯又帶給了我們什麼驚喜?可以確定不變的是一樣4首歌曲且都長達10多分鐘,旋律也依舊幽美,不過似乎多了點心境上的起伏,若在午夜夢迴時分聆聽可是另人分外激昂。

像“Golden Threads From The Sun”這首歌在歷經兩次的起承轉合後,最後為我們帶來了充滿磅礡氣勢的正向的能量。而”Helena”這首完全沒有人聲的instrumental歌曲,在中段卻踏著輕快的舞曲節拍,婉約的進入沉靜的心靈空間。

最後帶來一個好消息,Yndi Halda即將於今年6月再次來到台灣表演,在他們的Facebook上寫著"We played at The Wall a few years ago and had a fantastic time. Can't wait to come back!" 是阿,真是令人等不及了。


[刺青] Mo Ganji - 化繁為簡,一筆到底的極致

cmmn snss

written by Mr.Cliche

Mo Ganji,伊朗出身,現居於柏林,以一筆劃到底的鮮明極簡風格聞名,美感獨特加上略有抽象主義的藝術感隱晦其中,讓Mo成為開創此類風格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純粹一條線的構成,在簡單的構圖下傳達強烈的意象正是Mo的創作概念,也跟他的人生理念不謀而合。總是喜歡簡單事物的美感,在受限的條件下創造出簡約的作品遠比複雜的設計來得困難,乍看極簡純粹,但背後的複雜性絕對不比其他刺青風格省略,化繁為簡才是真正的功夫。Mo的作品就如同人生一般,看似單純卻又深沈複雜,其作品的獨特性讓Mo擁有不少死衷的支持者,多為有別於喜愛傳統刺青風格的蒐藏家,可說為新一世代刺青風格的開創者。

Mo的作品充分反映其個性,也代表著他人生的價值觀。選擇刺青作為志業算是可以代表其價值認同的體現,在還未接觸刺青前Mo曾任職於流行時尚產業,長時間觀察第一線開發中國家製造工廠的工人待遇,讓他了解文明世界非必須的生活物質嚴重地影響到世界另一端開發中國家人民的生活品質,這樣的價值是他所無法認同的,血汗工廠某方面來說是殘酷的壓搾跟掠奪。經歷這樣的體認後,取決於關心在意與否,基本上所能做的就是接受或是不接受罷了,而Mo展開刺青工作,離開了原職務,就是因為他在意,關心人權正義,這是其人生價值。

Mo的想法很簡單,就像我們時常自己跟朋友討論的概念雷同,現在世代的年輕人,也許不只年輕人,大家都非常相似、或多或少有著選擇障礙,也許是少了勇氣或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往往選擇一條安逸、穩定薪水的職業生涯,就好比把自己的夢想賣給了無生命的企業聚集體,與我們常常互相激勵自己的一句話相同,難道在台灣一個月六、七萬月薪甚至是十萬就可以買下你人生的夢想嗎?Mo選擇追求自我認同的價值,不讓人生於世失去意義,進而追求能讓自己心靈平靜的興趣,繪畫、素描、甚至是現在的刺青創作。在2014年Mo開始拿起割線機替自己的好友刺下第一個刺青,有趣又難得的是從決定以刺青為志業到現在,身為一個專業刺青藝術家,Mo的身上卻沒有任何的刺青,也許就如同他的理念一般,追求的是價值的認同,可以是任何型態,不僅限於作品蒐藏本身。

一眼就能吸引目光的一筆劃極簡設計,不僅代表Mo深厚的藝術底子,也代表極端的專注與過人的毅力。Mo的作品總是圍繞在三個主要元素上,人、動物、植物的形態、意象、甚至是靈魂。極簡的設計也讓Mo對自己的執行技巧格外要求,簡單的東西更讓失誤顯而易見,僅是線條的創作呈現更無法如同其它刺青風格以打上陰影、上色的手法遮掩,加上是在不可逆的人體上創作,也讓Mo不停的要求自己追求極致的完美作品。Mo不僅於刺青作品注入靈魂,更於平面繪畫藝術開啟了人道意念十足的Nepal Lines Project,以尼泊爾大地震為出發,創作出在擅長的一筆劃風格內以一支花朵為核心貫穿,並以尼泊爾紅茶為元素點綴金黃色溫暖人心的色彩,藉以撫慰災後的創傷心靈,也讓大眾響應其初衷,重視人道,讓世界更好的價值觀,畫作更是幾乎銷售一空,其觸及人心、讓世界更美好的價值源源超過作品實質。

以其一人之力的所作所為完全呼應自己的創作目標,以簡潔的視覺創造出最強大的衝擊,在大膽強烈的粗線條與柔和的細線條轉換交織成充滿靈魂且注入價值信念的震撼作品。就讓Mo這樣美妙的作品跟背後強大的意念給啟發,從今天起就勇敢追逐自己認同的價值吧!


Info :

Mo Gan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