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 2015 Art Taipei期間最值得欣賞的畫廊展覽:陳彧凡同名個展-陳彧凡
cmmn snss
Joyce Liu
2015 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於29日下午二點先針對媒體開放預展,在新的台灣畫廊協會團隊及首度採用建築與空間規劃團隊加以改造展場空間之下,今年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現一股內斂的優雅,收拾起過去簡直是視覺災難的黃色地毯、橘色或桃紅的主視覺顏色,在粉紫、葡萄紫、蘋果綠、粉綠及黑色的主色相互輝映之下,整個會場透過顏色將心理降到一個平和的舒服情態之下,讓168間來自不同地區的畫廊回歸到寬敞的走道及清暢的展廳;充分以作品來與觀眾進行視覺與心靈的溝通。
今年的台北藝博會規劃出五個展區,主場區也就是藝術畫廊,133間畫廊都是在這個展區中相互競豔。公共藝術區則是分別分散在幾個主要展區內,而且都會有一件較大的作品來做為主視覺。新作首映區則是以近三年創作但未在台灣展出的作品為主。藝術前線則是以新媒體為主要展示。新秀登場指的是8個來自中國、東南亞、日本、韓國的有潛力年輕藝術家與台灣文化部所支持的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區並立。主展區,也就是畫廊集中的區域,還是最受到藏家的矚目。整個來看,畫廊所呈現的作品都還是相當平均水平,沒有格外令人閃亮大驚艷的作品,倒是耿畫廊展出的那件2003年趙無極〈向我的朋友Jean-Paul Riopelle致敬〉的作品,依舊吸引很多人的駐足欣賞。至於,誠品畫廊的陳道明個展,以相當整齊與細膩的作品素質征服觀眾,率先就開出好成績。
陳彧凡同名個展-陳彧凡
這件作品名稱是〈山水〉,從天花板懸空情洩而下的線,在線的尾端綑綁著水晶或礦石,與由壓力克板所訂製而成的方形盒中間還間隔著些少距離,藝術家顯然並沒有想要讓晶石能夠觸及到方形盒面,一如藝術家在方形盒底端也又擺置著一圓形畫布;接著則是一圈像是迴圈般所圈出的木炭圓。藝術家透過一種截然不同的材質來延展出自己內心的意象山水,表面上是沒有墨或油彩的任何肌理,可是,這件裝置作品卻處處流露出傳統山水的筆韻。尤其是在那從天花板直洩往下飛竄的線,在上端竟然出現線的纏繞、流動、穿越,層層堆疊出景深;就像是傳統山水畫裡所呈現群峰疊嶂間那一丈直飛而下的瀑布。再者,在那方形盒的表面,白色顏料淋漓之處,仔細瞧則會發現就像是水濺四射所激現的水滴。一件作品,沒有水墨卻能展現墨韻之姿。沒有山水筆觸,卻能呈現山水豪丈。材質,在這位藝術家手裡,成為一種再生的有機,跳脫了傳統材質本身的框架性,卻能以一種毫不猶豫的姿態去表達新丰采。
藝術家陳彧凡,1973年出生在福建莆田,目前居住在上海,從今(31)日開始在亞洲藝術中心台北二館的展覽,就是他於台北的首度個展。陳彧凡的藝術,安靜卻不死靜、運動卻不激動。這位藝術家通過極度繁複、重複的創作手法來表達自己對空間當中的時間看法。2008年他有一件名為〈莊子〉的作品,他先是在紙本上呈現眾多數字,那些個數字所出現單獨的每個數字,原來是《莊子》書中每個字筆畫數,密密麻麻、百轉情長,竟緩緩伸展出一冊頁,摺疊間;幾近生活又如何顯現出智慧。接著,他在這紙冊頁的對門在展出一整排彷彿盲人點字版的巨大畫頁。貼近一點看,則會發現那根本不是點字版,而是以電焊所點出的小細原點!就像經書、像祈禱文…像時間在心裡走過的曾經痕跡。2015年,他有一件名為〈衍生物〉,則是一件不規則狀「大畫」,從側邊看,則好像是發現一層又一層的千層蛋糕!由木板一層又一層壓制而成的形體表面是許多線條從各個不同面向;彼此交集卻一點也不顯混亂的格狀。而在這不規則形體的邊緣處,則是顏料所激湧出點滴狀。陳彧凡很擅長在很「平靜」的情態當中,丟下顆小石頭,然後,就雙手背在後腰處,帶著一抹淺到不能再淺的微笑,看著小石頭所闖的禍…那一圈圈帶出的情緒漣漪。他在作品當中,探觸時間;卻又不是去探討時間,而是以一種很原初的模樣來讓人看到時間在流動之下,留下及帶走的的痕跡。物件的本身在這位藝術家創作裡,儼然就是一種觸媒而不是材料,他透過這些觸媒讓觀眾見識到,原來;任何物件並不只侷限單一面向,物件的本身也能擁有思想性,只是看使用的那個人,有沒有將那份思想性給挑惹出來罷了!